“好,我帮你打听,除了地皮之外,里面的机器、员工还有别的我都帮你问清楚,”郑蔓说着,皱眉想了想,“小作坊的话,连地皮带机器,便宜的也许十几万就可以,还得看位置,贵一点的可能要三四十万。”
“不要太偏僻的,贵一点就贵一点。”身在香江这个环境,唐园更看重的还是安全问题,偏僻的房子固然便宜,安全却无法得到保障,要是为了省这笔钱三天两头受到骚扰,不如一开始就多花点钱,一劳永逸。
虽然在这里就算花的钱多也未必能安全,一旦出现竞争关系,迟早也要出现问题,但唐园的情况还特殊些,她并不打算把成品放在香江出售,而是打算卖去M国。
同样是一千多的平均工资,M国和香江的汇率达到1:5,这就意味着在香江生产服装等,人工成本能大大降低。
即便比不上内地差距大,这部分差距也足以让香江在七十年代成为极有名的服装加工区,也因为这个原因,七十年代香江服装行业遍地开花。
如今已经是七十年代末,她这时候入行按说并不合适。
可她的优势在于“运输”,同样的生产成本,她能将运输成本降为零,这就能让她比许多普通制衣厂挣的更多。
再一个,她打算借这个小作坊为跳板,等内地改革开放,正式引进外资时,可以第一时间回到内地去开厂,要是她现在手头没有工厂,没有相关生产经验,到时候回内地办厂,操作起来会更难。
她的打算没有跟郑蔓细说,只是让她帮忙打听。
“这几年香江的服装业发展太好,竞争也格外激烈,你去打听的时候不用着急,”唐园叮嘱,“钱我可以花,但我舍不得花冤枉钱。”
郑蔓笑了:“我懂你的意思,你放心吧,我一定都给你打听清楚了。”
说完该说的话,两人将仓库里的东西收拾好,所有算好账的都放在右边。
郑蔓看着空荡荡的仓库左侧:“正好我打听的时候,顺便再买一些碎布?还需要的吧?”
“要,你去买吧,”唐园满口答应,“再问问有没有合适的成品布渠道,要便宜实惠、物美价廉的。”
要开制衣厂,总不能买碎布做衣服。
好在香江这边服装行业发展特别好,除了成品服装之外,布料的需求大,同样发展的很好,世界上有的布料,在这里同样能买到。
在唐园跟郑蔓商量着要买制衣厂的时候,薛诗琪那边已经收拾好,要正式出国留学。
她出国的这一天,唐园跟薛家人一起,送她到机场。
“抱歉,太突然了。”
“都已经说过很多回了,不用抱歉,而且店里的员工也都招了,没什么事,”唐园跟她拥抱,“希望你在国外一切顺利。”
“你也是,希望你一切都好。”
说完,薛诗琪转身离开,唐园跟薛妈妈闲聊的时候,说起了时差的问题。
“诗琪在国外,跟我们会有一定的时差,你打电话的时候,可以在早上的时间打,中午十二点以前都可以,再晚那边要休息。”
“这样的话,是有十几个小时的时差。”唐园说道。
薛妈妈将手头的一张打印纸交给她,上面写了薛诗琪那边的电话,和时差的具体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