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前脚才离开,后脚那些小孩子便立即钻出来,争先恐后地把枝头的荷包取走,蹦蹦跳跳,笑靥如画。
数不清的花灯顺着川青河的波浪而下,继而悠悠地飘向远方。
二人也买了四五盏花灯,点燃放进河面,漆汩抱膝望着它们飘远,一同汇入进灯群里去了。
漆汩望得发怔,直至靳樨拉起他,说要去买东西,他才恋恋不舍地起身。
街上月明灯彩,人气香烟,少男少女结伴而出,喜气洋洋,有名老妇人挑着小篮子,在街边贩卖烤制的红薯干,是百姓闲时的零嘴,漆汩颇感兴趣地半躬下—身,老妇人在衣襟上擦了擦手,笑呵呵地说:“甜得很,小公子,要买一些吗?”
漆汩还没出声,靳樨便利落地摸钱出来:“买吧。”
“要一点点。”漆汩比划道,“太多了吃不完。”
靳樨道:“不用找钱了。”
老妇人喜出望外,尽管漆汩再三推辞,还是被塞了一大包,只得哭笑不得地抱着嘟囔:“又不能当饭吃,这么多。”
靳樨从他怀里把红薯干接过去,拣了一根举在漆汩唇边,漆汩张嘴叼了,舌尖被一种纯粹而朴素的甜味笼罩,他含含糊糊地说:“好甜!”
“是吗?”靳樨自己也咬了一小根,点点头,“味道不错。”
两人沿着街道慢吞吞地走,虽是小雪,街上仍有许多人,集市熙熙攘攘——不像是弦桐常有的样子。
“那是什么?”漆汩眯起眼睛,望着王宫宫门上头的那抹极明亮的光,光芒照在晶莹的飘雪上。
旁侧忽然传过来一道熟悉的声音:“那是陛下与殿下的灯。”
一转头,是乐玄。
乐玄着素衣,神色平淡,肩上落落一层薄雪,不知为何显得落寞,乐玄侧头睨一眼漆汩和靳樨,手里似乎提着两坛子酒,道:“希望没有打搅你们。”
靳樨冷冷地看向乐玄。
漆汩连忙拉了靳樨一把,顺手摸了几根红薯干塞给乐玄:“乐大人一个人出来的么?”
乐玄犹豫少顷,空出手来接了,掂在手里,淡淡地“嗯”了一声,接着之前的话题解释:“陛下殿下说要与民同乐,所以制了那琉璃宫灯,放在宫门口,高悬于上,叫百姓赏乐游玩。”
只见那灯华光溢彩,人物花虫、亭台楼阁,皆盘旋于上,一盏灯足有几乎一两层楼高。
“确实好看。”漆汩眯着眼睛看,诚恳地道,又转头问乐玄,“殿下也出来了么?”
“怎么可能?”乐玄微讪,揣起手,肩头的薄雪纹丝不动。
漆汩一时没了话题,少顷,乐玄主动开口问道:“你可大好了?”
“差不多了,多谢关心。”漆汩答,有些抱歉,“在家里躺了这么久,尸位素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