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阿姨,你们放心,我父母那边儿对我的婚事没什么意见,我一个人也能操办的漂漂亮亮的,绝对不会让英子跟着我受委屈。”
许连城和郝玉梅都是明事理的人,家里孩子要下乡的话,确实没有什么时间考虑别的,他们都能理解。
再说了,许志英也是见过楚昭的父母,知道他们都是明事理的人,自然也不会在这种事情上计较什么。
更何况现在这个年代结婚,也没那么复杂,打报告上去后,去婚姻局领个证,也就成了,同事什么的散个喜糖,顶多就是知底儿亲戚凑一起吃顿饭,并没有多少需要忙活的。
送走了楚昭之后,一家人坐在一起,商量着许志英结婚的事儿。
“英子,小楚是个好孩子,人家对你这么上心,我们也不能掉链子。”
现在国家规定的结婚年龄,男的是二十岁,女的是十八岁,夫妻两个害怕到时候赶不及,从许志英十六岁开始就在为她准备结婚用的东西。
不过许志英一直到二十三岁才处了对象,他们的东西准备的还是挺充分的。
“不过小楚都给你一块崭新的手表,之前给你的陪嫁就不够重了。”
要是没这块手表,他们陪嫁的被褥衣服什么的也就够了,但人家给了块手表,这些东西的分量就不够看了。
毕竟楚昭本身就有工作,而且他的年纪还比许志英小了三岁,人家的条件比他们要好上一些,若是陪嫁再少了,许志英嫁过去恐怕会被婆家瞧不上的。
不过许志英也知道家里的条件,弟弟妹妹年纪还小,需要用钱的地方多着呢,她这边儿真不需要多少陪嫁。
“爸,妈,你们给这些东西足够了,阿昭不会计较这些的。”
两人处对象的时候,就把双方的家庭情况交代过了,他们能处到现在,对彼此是十分了解的。
楚昭不是那种看中这些外在东西的人,真没必要陪嫁太多。
不过许连城和郝玉梅没听许志英的,二人商量了半天,准备去把许连城原本要买的自行车换成缝纫机。
“英子,你也没工作,有台缝纫机在手,你以后做些衣服啥的也方便点。”
许志英心中很是感动,她的爸爸妈妈对她真的是很好。
第174章
她原本还想说些什么, 但还没张口,就被许连城和郝玉梅给拦住了。
“好了好了, 知道你心疼家里面, 舍不得花钱,但咱们是嫁女儿,不是卖女儿, 人家那么上心, 咱们总不能啥都不出吧?”
夫妻二人嫌许志英烦,就打发她回房间,自己两口子则回了屋子,商量着陪嫁的事情。
知青办的人提前通知了他们,说了这次下乡名额, 要落到他们家大闺女的头上,让他们能想法子就抓紧想法子。
毕竟依照现在这政策,下了乡之后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年纪小一点的,或许等上几年,也不妨事儿的,但他们家闺女都二十三了, 这个年纪下了乡,要真在乡下结婚了, 那一辈子可不就全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