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楚锦佑的一番话,令百姓们惊恐不已。
“吾知你们已然病愈,想要归家,但城内的疫病比城外更甚,且死伤更为严重,若你们执意还要进城,那便跟随于吾,若想求自保,便可继续留在此处,吾已将情况告知与你们,如何抉择看你们自己。”
文武大臣掩面流涕,氛围变得沉重起来。
百姓们纷纷都看了一眼沈亦初,朝楚锦佑询问。
“敢问五殿下,小沈大人可会回城?若小沈大人回,我们也一同回去!”
“对!小沈大人在何处,我们便在何处!”
“我们的病已经好了,可以帮上小沈大人了,我们不会给小沈大人添麻烦的。”
“老夫虽然半截身子埋入土,但还是有把子力气的,到时候全凭小沈大人差遣。”
“我们不要银子。”
“……”
百姓们已经把沈亦初当做神医再世,连疫病这种程度的病都能医好,他们怎能不愿跟随其左右呢?
沈亦初被夸得脸都红了,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尴尬地脚趾扣地,“都是大顺的子民,理应互帮互助,大家过誉了。”
他话音一转,态度严肃起来,“不过,我好不容易把你们治好,可不能让你们再蹚一趟浑水,年过五十的和不足十八岁的人便在城外安歇着吧,你们身体抵抗力弱,再生一次病会扛不住的,还是不要冒风险了。”
百姓们听了,却没有一个人离开,每一张脸上都带着坚毅的表情,用行动表达自己的态度。
他们要与小沈大人共进退,命都是小沈大人救的,便是死了又如何?
况且,小沈大人遇到危险,永远冲到最前面保护他们,他们又怎能在小沈大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离开?
沈亦初心中滚烫,感动得差点掉眼泪,但他还是凭借这些天对百姓们的了解,精准地把十八岁以下和五十岁以上的人筛选出来,身子羸弱的孩子他娘这种弱势群体也被筛选出来。
“张伯,您都快六十的人了,回帐篷歇着吧,回了京是要干很多体力活的,你身子受不住。”
“李姐姐,你五日之前刚生完孩子,需要坐月子,就留在城外吧。”
“小弟弟,你不是才十五岁吗?也没成年,别去了,听话。”
沈亦初一一劝说,但百姓们一口咬定自己正当年,可以回京帮忙。
他求助地看向楚锦佑,希望楚锦佑帮他劝劝这些倔驴,将人留在城外营地。
“其中利害,吾都已言明,若各位执意如此,便都跟上来吧。”楚锦佑知道沈亦初是什么意思,但倔驴就是倔驴,十头牛都拉不回来的人,他该如何劝呢?
“老楚!你怎么这样?这里面可还有孕妇呢,怎么能让孕妇也跟着我们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