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梦影妈妈反思的则是自己在单位太爱听八卦。要是不听同事的八卦,她就不会知道赵华枫的那篇文章,不会知道女儿在文中“自曝”的行为。
虽然女儿的名誉依然有可能因此受损,但至少眼不见为净,可以暂时不用面对那份尴尬。现在倒好,这件事成了潘妈妈心中的一根刺,往后几十年都忘不掉了。
女儿一个月没回家,父母还是有些想念她的。不过,长久以来苛责孩子的习惯,可不是一朝一夕能改掉的。
见潘梦影独自在房间里吹着暖风写作业,桌上还有一只空杯子,厨房里飘来一阵阵热茶的香气。潘梦影看书看得很投入,但这温馨的场面,却惹得潘爸爸老毛病就又犯了。
很多家长好像看不得孩子过得舒服。他们认为,自己上班工作辛苦,下班还要付出精力培养孩子,孩子应当感恩父母的付出。
这不假。这些家长也不是不懂,自己过得辛苦,也是为了让孩子能过上好日子,最终目的还是将自己的基因好好传下去。
大道理谁都懂,但付诸实践时,不少人便会把道理往偏离初衷的方向理解。看到孩子夏天冰棍西瓜、冬天暖气热饮,过得舒服惬意,他们就好像觉得这对不起自己在工作单位受的辛劳一般,非要让孩子也受一受气,这样,他们的心态才能平衡。
在孩子面前,还能美其名曰,“忆苦思甜”。
在家里,除了换衣服那几分钟,潘梦影的房间是不允许关门的。按照潘妈妈的说法,小孩子嘛,要什么隐私?
潘爸爸闯入房间时,潘梦影正津津有味地读着一本从校图书馆借来的书。
高一年级的语文寒假作业,其中一项是要求孩子们在寒假读三本书:一本名人传记,一本科普类读物,还有一本是从高中生必读列表中选取的任意一本小说或戏剧,并分别写一篇读后感。
潘梦影以前是练体操的。因此,人物传记一项,她挑了乌国一位著名的体操运动员的传记,寻找共鸣。
潘梦影正沉浸在书本中,读到该选手为了给孩子治病,远走他乡训练比赛,以三十多岁的高龄在体操赛场上奋斗的经历。
和这位母亲选手同场竞技的,是一群年龄只有她一半的年轻女孩。
读到这里,潘梦影都快落下泪来了,因为她真切体会过练体操的艰辛。
别看体操运动员拥有爱美的女孩艳羡的苗条身材,那可是严格控制体重的结果。上初中时,不少同学中午都会跑去校外,购买闻着就香的葱油饼、刺激味蕾一绝的麻辣烫、或是闻着臭吃着香的炸臭豆腐。
而练体操的潘梦影,在校外吃东西都是严格禁止的,因为食材来源无法追踪,无法保证食物不被禁药成分污染。而且,就算在学校食堂吃饭,她也要严格计算每道菜的热量,并控制热量摄入。
练体操一方面需要拥有强大的四肢与核心力量,同时却必须控制体重,这其中的平衡很难把控。
此外,练体操还伴随着巨大的风险:一个动作做不好就高位截瘫、成为植物人,甚至终结生命。即使这些事极小概率事件,接连不断的小伤病,也时时刻刻折磨着年轻的孩子们。
传记里这位选手,为了挣钱帮孩子治病,在99.9%的体操选手都已退役的年纪,依然坚持不懈。不光在生了孩子后重新恢复练习,还能在国际大赛上屡屡获奖。
这是怎样不屈的意志!多么伟大的母爱!
正兀自感动着,潘梦影耳边忽然传来爸爸的一声怒吼:“你住了一段学校,还长本事了?我和你说话都敢不理我!”
说着,潘爸爸扬起手,又要往女儿头上挥去。
都说家暴只有零次或者无数次。参与家庭暴力的人,一旦越过了那条原则的红线,便会从他们的暴力行为中,源源不断的汲取荷尔蒙迸发带来扭曲的快感,无法自拔。
看到无力反抗的受害人,在自己的暴力威胁下瑟瑟发抖、毫无办法,这种高人一等的快感,又会像野草一样疯狂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