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父母两人完全蒙圈,下意识面面相觑。这“谢谢”里头包含的嘲讽之意,谁听不出来?
“你没错,你没错怎么惹得爸爸不高兴?好了,现在你妈妈也生气了!”潘妈妈怒吼。
潘梦影直接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我怎么知道你们为什么生气?你们一天到晚生气。我在家里什么事没干,好好看书,也要来折腾我一下,还怪我头上。搞笑呢!”
潘爸爸难得没有直接命令女儿跪下,而是为自己辩解道:“我这不是关心你,看你在干什么吗?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被骂了,潘梦影也不争辩,而是继续冷笑着大开嘲讽:“嗯,我书看得好好的,把我书扔地上,你真的好关心我哦。”
说真的,习惯了女儿逆来顺受,如今,她当着面嘲讽自己夫妇俩,两人们反而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你,你个小没良心的!”见说不过,潘妈妈眼看就要亲自上手了。
打孩子一般都是潘爸爸的活,可孩子不服管教,让潘妈妈觉得颜面受损。加上潘爸爸又没有动手的意思,她便主动担起了这项吃力不讨好的活计。
都要挨打了,再怎么也该服软了吧?
没想到,潘梦影竟然直接攥住了飞向自己脸颊的那只手,用尽全身力气,握得紧紧的,仿佛要把她练体操时练出来的上肢力量,全都挤在妈妈的手腕上。
“你……”孩子反抗的如此之剧烈,加上手腕生疼,让潘妈妈完全说不出话来。
求助似地看向老公,却发现老公也默然不语,只好卸力。
潘梦影感到母亲手上打向自己脸庞的力量消失,也松开了手,又适时讲了一句道理:“你们都已经是成熟的大人了,在单位受了气,没有理由找我当你们的沙包。要是我做错了什么事,我会道歉的,但是我没有做错的事,再也别指望我低声下气。”
“你你……”潘妈妈此时除了一个“你”字,好像失去了语言能力一样。她不是不敢继续动手,自己和潘爸爸两个人,怎么也能把女儿揍得鬼哭狼嚎。
只是今天的情况,还有今天女儿脸上从未见过的坚定和严肃神情,让潘妈妈觉得,哪怕动了手,哪怕把孩子打得三天不能下地,也不会收到任何成效。
还是潘爸爸当了一回他这辈子都没在家里当过的调解员角色,说道:“行了,刚下班,今天都挺累的,也别吵吵了。吃饭去吧。”
晚上,夫妻二人都没怎么说话,只躺在床上回忆着今天发生的种种令人匪夷所思的现象。
尽管不一定立刻能用语言表达出来,但他们深知,以前,依靠暴力就能让孩子们对他们言听计从,是因为孩子怕疼。
为了不被打疼,孩子选择服从——至少表面服从。他们要的就是表面服从。至于孩子内心有多么抗拒,受到了多少不可逆转的伤害,他们根本不在乎。
然而,当□□的疼痛也无法扭转孩子心中坚持的某种原则时,他们就完全不知该如何应对了。养成了用暴力解决一切争端的习惯和思维模式,一旦遇到暴力解决不了的问题,便会无所适从。
继续选择暴力,最终的结果只是把受害者打残、打死。可这又不符合他们殴打孩子的初衷。
他们想要的,是一个听话的、工作后会给退休的父母拿钱、以后父母让她和谁结婚就乖乖听从的女儿,而不是一个死掉或者残了的孩子。
不过,就连潘梦影自己都有些意外的是,第二天,昨晚刚在自己这里受了气的父母,居然丝毫没有再找茬的意思。
就像她住校时一样,一家三口在一起时,交流非常有限。除了必要的几句话,潘梦影和父母之间几乎无话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