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就这样,在一个令不少人都感到意外的星期六,“缝纫机”冯仁杰真的成了操作缝纫机的常客。不光如此,他在运夏市大剧院里,人气甚至超过了何珊燕和胡小舞。
因为他不光会改衣服,还会背法律条文!
剧院上下那么多工作人员,好几人都有一个犯过事的亲戚朋友。
当然,冯仁杰并不懂得对法律条文活学活用,要不然,也轮不上他那对当律师的父母对他恨铁不成钢了。但剧院里一些年轻人听说冯仁杰能背法律条文,便纷纷向他咨询,希望他能帮忙解决一些法律问题。
剧院的年轻人知道自己的亲戚遇到的事情,大概率有相关法律支撑,打官司也有一定赢面,就能让他们开心不少。
那些曾经因为冯仁杰修铃铛道具手法糟糕而对他翻白眼的演员们,见识了冯仁杰在裁缝上的卓越手段后,现在都有些愧疚。
他们不仅感到愧疚,还开始担心起来:自己之前的态度会不会让冯仁杰望而却步,找借口不帮他们改衣服了?
好在冯仁杰不在乎。神奇的是,眼睛散光阻碍了他修复道具,可同样细密的针脚,却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伍寿和耿智琴则是最大的受益者。伍寿收获了一个勤勤恳恳帮忙裁缝的助手。要知道,道具组的其他成员都是五大三粗的汉子,搬重物时一个个争先恐后,但到了改衣服的时候,谁也不愿意做这种“属于女人”的工作。
但冯仁杰来者不拒。有时候,他看到一件戏服的设计,还会向伍寿和导演提出自己的看法。
“这长裙,在左边袖口绣朵花更好看;那个演员穿的戏服下摆,剪短一点才更潇洒……”
到后来,甚至有演员把自己的衣服混杂在要改的道具服装之中,请冯仁杰帮忙修改。
这孩子干得又快又好,也从不抱怨,简直就是伍寿手下的香饽饽。
几乎每个星期六,他面前的各式服装都堆积成山。伍寿甚至害怕给他累着了,但冯仁杰说:“让我学习、读书、背法律条文,我才会累,现在做衣服做得老开心了!”
冯仁杰的开心并非独享,李运鸿同样满怀喜悦。
每个星期一,他终于又能吃到好吃的零食了!伍寿每周给他寄来的零食大礼包,价值都在100元上下。而且每周都花样翻新。
有时候是糖果、蛋糕、巧克力等甜食大礼包,有时候是刺激味蕾的辣条、辣豆皮等;李运鸿最期待的是健康零食大礼包,里面有全麦饼干、低糖酸奶、黑巧克力、干果等等。
健康的零食,李运鸿可以吃得毫无愧疚感!
高松然也没闲着,他利用剩余的余额,查看了班里剩下几个同学的天赋。教室里的各种喷雾液也源源不断地续上,为学生们的学习提供神秘的力量。
校领导们知道高松然带的10班有不少“怪咖”,对10班的学习成绩并没有太高的要求。但现在,高二年级的实验班和平行班都收到了明确的考试成绩目标,10班也不例外。
高二年级第一次段考,10班依然垫底,但距离倒数第二12班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这让几乎固定倒数第二的12班很慌。
原本考试里能被倒数第三甩两条街、但能甩10班十条街的12班,如今和倒数第三的差距依然是两条街,但10班已经追赶到身后五条街了。
更何况,这根本不是偶然:从高一下学期的期末考试开始,10班的进步就已然显露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