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王宇心里有数,这串密码就算是己方同学都很难破解,而真正知道密码含义的只有他自己——毕竟,整个10班就只有他一个人来参加这次网络安全特殊人才选拔,安全性自然是有保障的。
这串密码暗藏玄机:按照10班同学姓名拼音排序的学号组合而成,男生用小写字母,女生用大写字母。比如10班1号是曹毅(cy),2号是陈默(cm),3号是丁悦(DY),4号是杜寒(dh)……以此类推。
建完了这个文件夹,王宇又忙着伪造内容。
他在文件夹里添加了几份模仿系统日志格式的虚假文件,特意留下几条痕迹,看起来就像是管理员在部署新系统时忘记修补的漏洞。
同时,他将文件夹的权限调低一个级别,伪造出系统管理员操作失误的假象。
为了让伪装更加逼真,他还在日志中额外编辑了几条拒绝访问记录,好像就像是防守方试图修复漏洞、却因权限限制未能完成的痕迹。
攻防战双方经验都不算丰富,这样的诱饵对选手很可能具有致命的吸引力。
第325章
“日志里怎么多了几条错误访问记录?”宋梦圆正在处理日志分析的任务,看到新冒出来的几条记录,不禁疑惑地喊了一声。
王宇微微一笑,没有多做解释:“没事,是我加的,给他们留了点小惊喜。”
短短几分钟后,攻击方果然发现了这个“漏洞”。很快,攻击力度转移,监控界面显示出不同的IP地址频繁试图访问王宇伪造的文件夹。
对方果然上钩了!
“CPU占用率降到50%了!”马盛盯着屏幕,兴奋地喊了一声,“我们有机会修补漏洞了!”
此时的攻击方已经彻底被“机密文件夹”的假象吸引了。他们似乎装备了暴力破解工具,正不断尝试穷举法破译这个文件夹的密码。
攻击方的阵地一片热火朝天,一个叫李程的同学迅速主导了进攻节奏,分配任务时思路清晰,工具程序开了好几个窗口,程序在网络上不停发送请求。
一个叫赵颖的同学使用的程序捕捉到这个加密的可疑文件夹,她通知李程:“这里有个难得的加密文件夹,密码也不是默认的‘admin’,里面肯定藏着重要文件!”
攻击方同学顿时兴奋起来。
不过,王宇设置的复杂密码想要攻破倒并不容易,这也给了防守方同学更多时间修复漏洞。
攻击方六人中有三人都暂停了其他操作,集中火力,试图攻破这个文件夹的密码。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大量时间都浪费在了破解这些无意义的假文件上。
与此同时,王宇并没有停下自己的动作。他利用攻击方长时间的暴力破解操作,悄无声息地锁定了他们的IP地址,并将相关信息迅速提交给队伍中擅长网络封锁的马盛同学处理。
在一部分攻击IP被成功封锁后,攻击方的进攻路径顿时受到了极大的削弱。毕竟,对手在攻防战开始的第一分钟就仓促发起了攻击,完全没有时间对自己的地址进行伪装。
这是一种急于求成的策略,虽然在攻防战中抢得了先机,却也给了防守方可乘之机。
攻击方使用的都是虚拟机默认分配的IP地址,等于直接暴露在防守方的视野中,结果自然一抓一个准。马盛的及时封锁,不仅遏制了对方的攻势,还成功为防守方争取到了宝贵时间,用于修复漏洞、加密更多重要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