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让县衙安排人送粮食,这是为了方便登门查看。要是婴儿半途夭折,或是没被善待,就能及时发现并严惩。
高县令当然知道这是个好法子,只是这么做,县衙每个月就多了一份额外的支出。短时间里还行,时间一长孩子多了,就未必能支应得起了。
高县令欲言又止。
姜韶华温声道:“放心,本郡主知道舞阴县衙不富余,不会为难高县令。这些米粮,单独立一个账本。以后从每年的税赋中直接扣除便可。”
高县令大喜,连连拱手谢恩。
姜韶华轻叹一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南阳郡的田赋,和朝廷一致,本郡主不能擅自更改,也只能这样了。”
这也算是变相地减低舞阴县的税赋了。
姜韶华想了想,又对陈长史道:“给新生婴童发粮食一事,除了舞阴县外,还有郦县和雉县也一并实施。”
十四县里,叶县最富,博望县次之,再加上比阳县,正好是前三。最穷的三个县也有排名,舞阴倒数第一,雉县倒数第二,郦县就是倒数第三了。不过,郦县除了匪祸后,可以靠山吃山,应该很快就会有起色。
陈长史拱手应是。
陈瑾瑜主动请缨:“郡主,这道公文我来写。”
姜韶华欣然点头。
第158章 运转
陈瑾瑜用一个时辰写出了一篇公文,自觉热血激昂无比精彩,特意拿去给郡主看了一回。
姜韶华看后一笑:“王府公文平日都出自陈长史之手,瑾瑜姐姐写的这一篇公文,何不拿去给陈长史看一看?”
陈瑾瑜抬头挺胸地去了。
然后,被自家祖父毫不留情地呵斥了一顿:“王府公文要简洁明了,发到县衙后可以抄写张贴。你这写的是什么,以为自己在写话本子吗?”
“拿回去重写!再这么不知所谓,这舍人的位置你也别做了,趁早回博望县学女红厨艺等着嫁人吧!”
陈瑾瑜被喷得灰头土脸,回来之后忍不住嘀咕:“郡主也是,明明看出我写的不妥了,也不吭声。还让我去找祖父,害我被臭骂一顿。”
那是当然。
身为郡主,要做的是恩威并施收拢人心。这等开罪人的事,自有陈长史分忧。
又过一个时辰,陈瑾瑜又来了,将重新写过的公文呈给郡主。
这一回就简洁多了,无需交代前因后果,只要交代清楚县衙要做什么便可。
姜韶华满意地点点头:“这样就很好。陈舍人再抄一份,盖上王府公印,令人送去雉县和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