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瑾瑜和马耀宗默默对视一眼。
卢琮这老东西,交际来往是一把好手啊!正好,以后郡主身边需要应酬的差事就都给他了。
姜韶华没听卢琮和崔县令的互相吹捧,进了学舍后,她细致地看了一回。学舍十分宽敞,地面打扫得干干净净。有专门吃午饭的饭堂,还有一片空地,可供孩童们戏耍玩闹。
正在给孩童们上课的夫子们,知道郡主一行人来了,个个卖足力气。孩童们的读书声整齐且洪亮。
姜韶华微微一笑,又去了女童学舍。
这一边是同样的规格。可惜人太少了,学舍都空着,只用了其中一间。稀稀拉拉地坐着五个小姑娘,且都是六七岁模样。最大的那个,也没超过九岁。
“年龄大的,都会干活赚银子了,家中肯定舍不得送来读书。”陈瑾瑜在姜韶华耳边低声叹道:“这几个年龄小,来读书还能有一顿午饭。要是没这顿午饭,怕是连这五个都来不了。”
姜韶华笑着瞥陈瑾瑜一眼:“万事开头难,走出第一步了,慢慢走下去,才有第二步第三步。”
这倒也是。
陈瑾瑜很快打起精神来,低声笑道:“郡主,这位女夫子,就是崔县令的夫人李氏了。”
第221章 李颖(一)
姜韶华不动声色地打量一眼。
崔县令出身清河崔氏,本人是年少俊彦,娶的妻子自然不是寻常女子。这个李氏,和后宫那位李贵妃同族,论辈分,应该叫李贵妃一声堂姑。
当然了,李氏也是大族,族人近万。和李贵妃近支攀亲的,少说也得有一两百个。
崔县令和李氏是表兄妹,自幼定亲,青梅竹马,情意深厚。李氏过门后,随夫婿来了叶县,接连生了两个儿子。
“李氏见过郡主。”李氏身形窈窕,相貌秀雅,敛衽行礼时姿态端庄。
姜韶华含笑道:“李夫子快些起身。”
李夫子三字入耳,李氏不由得抿唇一笑。待起身后,轻声张口道:“叶县初次办书院,百姓们对女子读书一事颇有些争议,妾身便主动提议来做夫子。以解除百姓们的忧虑。让郡主见笑了。”
“你们夫妻都是用心做事的人,本郡主很是欣赏赞许。”姜韶华微微一笑:“还有,既是在学舍里,本就应该称呼一声夫子。”
“敢问李夫子全名?”
按着大梁风俗,女子出嫁后,便冠以夫姓,闺名不能轻易示人。譬如李氏,应该是崔李氏。
李氏被问得一怔,下意识地抬头和郡主对视:“妾身姓李,闺名一个颖字。”
“李颖,好名字!”姜韶华笑着赞一句,然后正色嘱咐:“你既做了夫子,以后可得撑起女学。今日只有五个学生,或许明年便能有十个,后年就有二十个。”
“本郡主以后每年都来,只盼着叶县书院办得好,不但是南阳郡之冠,也是大梁县城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