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看中了崔渡的能耐本事,还是认定崔渡日后会入赘南阳王府?”
宋渊:“……”
郡主提起自己的终身大事,没有半点娇羞,坦荡直接。
宋渊咳嗽一声,清了清嗓子:“郡主对崔公子的器重,大家有目共睹。崔平是个聪明人,自然掂量得清楚。”
姜韶华淡淡一笑:“不管如何,崔家肯押注,总是一桩好事。”
“他们想住田庄,想和崔渡亲近,且随他们去。”
崔平颇有耐心,在田庄里住下后,每天随在崔渡左右。崔渡忙着给农夫们上课,忙着改良粮种,每天空闲少之又少。
崔望向他请教,他半点不藏私,可以说是倾囊相授。
几日下来,崔望也被折服了:“父亲,堂弟一身能耐本事,却半点不倨傲,胸襟宽广。日后定成大器。”
第408章 角力(一)
哪里还用等日后,现在就不同凡响了。
崔平目光一闪,低声道:“郡主为他请封爵位,为此还要捐献一大批军粮。朝堂里为此事争论不下。我们且耐心等着看着,朝廷的封赏应该很快就来了。”
“至少也是个男爵,要是运道好,被封了伯爵。我们博陵崔氏一门,也跟着扬眉吐气。”
博陵崔氏是北地豪门,可惜,这数十年来没有真正惊才绝艳的子弟。官职最高的,如今也就是三品刺史。到了崔望这一辈,连个进士都没有。这对一个家族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太美妙的信号。
谁能想到,一个半路认下的“崔家子弟”,竟这般有出息。
崔望羡慕不已,低声叹道:“崔渡有本事,也有运道。当日若不是郡主收容,换了别人,他哪有出头之日。”
千里马常有,伯乐才真正少见。
崔平也叹了一声:“可惜,崔渡不是真正的崔家人。不然,我怎么也得将他带回博陵郡去。”
现在嘛,沾一沾光也就不错了。
崔平想了想,嘱咐儿子:“你多和崔渡亲近。若是朝廷封赏顺利,以后你就留在崔渡左右。”
这是来之前就说好的事,崔望没有反对,点点头应下了。
说来遗憾,崔平当年考中举人后,在科举一途上再无寸进。到了崔望,勉强考了个秀才,还得靠家族暗中筹谋出力。没有读书天赋,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所以,就得另辟蹊径,走一条务实的路。
崔家决心要在南阳郡下注,自然要表露诚意,这不就将长房嫡长孙送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