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人东西手软,吃人东西嘴短。朝廷这两样都占全了,对上郡主的奏折哪里还硬气得起来。
这事有得磨,成功的可能性也不算小。
崔县令上下打量妻子:“过两年,你官职不会比我还高吧!到时候,我是不是得给你行礼?”
李颖轻笑不已:“这可说不准。”
夫妻两人说笑一番后,又说起另一桩要紧事:“郡主的生辰在上元节,今年是郡主十五岁生辰,要举办及笄礼。我们既然来了王府,索性多住些日子。等郡主的及笄礼后再回去。”
崔县令连连点头赞成。
及笄礼是一个女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日子之一,仅次于出嫁。及笄礼一过,郡主正式成年,意味着郡主可以谈婚论嫁了。
“郡主不会嫁人,要招赘婿进门。”李颖悄声道:“以你看,谁会是长宁伯的竞争对手?”
崔县令低声笑道:“肯定不会少。等郡主及笄那一日,不知会有多少贵客来观礼。你就等着瞧热闹吧!”
做赘婿原本算不得什么光彩之事。不过,也得看是谁招赘婿。
南阳郡主姜韶华才貌无双,有钱有粮有兵有权,势力覆盖荆州平州,在北方诸州声望极隆。便是在朝堂里,也极有影响力。有太皇太后撑腰,有太和帝的信任器重。虽然有王丞相这样的政敌,不过,能做王丞相的对手,本身就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
入赘南阳王府的好处,是看得见想得到的。北方的世家豪族,皆蠢蠢欲动。就连清河崔氏,也动了心思。
“族长前些日子给我来了信,说是要派人来南阳郡参加郡主的及笄礼。”崔县令哂然道:“其中就有我堂弟。”
崔县令口中的堂弟,是清河崔氏族长的嫡幼孙,在家中排行第九。崔九郎读书没什么天赋,十六岁了还没考中秀才,这在人才辈出的清河崔氏一族里,基本可以判定没什么出息了。
族长一动心思,也不计较赘婿名声不太好听了,直接将崔九郎安排进了观礼的名单里。写信给崔县令的意思,不言而喻。
李颖立刻道:“此事你别跟着掺和。九郎才貌平平,和长宁伯根本不配相提并论。郡主哪里能相得中他。”
崔县令嗯了一声:“别说郡主,我都看不上他。”
……
像崔县令夫妇这样打定主意留下观礼的县令,着实不少。
冯长史向姜韶华禀报,姜韶华随口笑道:“人多热闹,他们常年忙碌,正好多留些日子,就当是休假了。”
冯长史笑道:“郡主的及笄礼,该送的帖子都送出去了。不过,照臣估计,到时候没有帖子的客人也不会少。所以,宴席得多预备一些,就照着三十席来预备。”
姜韶华略一点头:“此事就由冯长史来定。”
冯长史干着右长史的活,操的却是王府内务大管家的心。大事小事,样样都要过问操心,闻言点头应下。
卢颖卢若华兄妹两个,也坚持留下观礼。对此,梅姨娘自不会反对,悄声对一双儿女说道:“读书的日子长得很,郡主的及笄礼可不能错过。你们做得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