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自己亲笔写的,请郡主一并放进册子里。”
姜韶华:“……”
姜韶华生平第一次体验这样的窘迫。
她看着崔渡,崔渡一脸坦荡地回视,将那页亲自写的纸放到了桌上:“我这就走,不耽误郡主看文件仔细斟酌了。”
说完,便拱手行礼,告退离去。
书房的门轻轻关上。
姜韶华看着桌上的纸张,抽了抽嘴角。不知为何,又有些莫名想笑。
她扶着额头,无声笑了一回。然后,将崔渡亲笔写的纸张拿起,仔细看了起来。
第440章 及笄(四)
崔渡,年龄十五,籍贯,博陵崔氏旁支六房嫡子,父母病故,十岁时投奔舅舅宋渊。性情坦荡善良热忱正直,擅长培育优质粮种。因种出新粮立下功劳,被朝廷封为长宁伯。
下面配了一幅精心描绘的小像。依旧是简洁又夸张的画风,大脸大眼小鼻子小嘴,双手捧在胸前,比了个心的姿势。
最好笑的,是下面写的几行炭笔小字,一看就是出自崔渡手笔。
“和其余求亲的人相比,我有以下优势。第一,我有真才实学,能为郡主出力做事。第二,我对感情忠贞不二,眼里除了郡主从无旁人。第三,我愿永远追随郡主,恳请郡主选我。”
姜韶华越看越觉好笑,扑哧一声笑了起来。
纸上的画像也在眯着眼笑。
姜韶华笑了一回,将抽屉里的册子取了出来,特意将崔渡的那一份放到了第一页。
有了这个插曲,姜韶华的心情格外愉悦。
银朱荼白伺候郡主沐浴更衣,一边笑着打趣:“郡主今日心情怎么这般好?”
“莫非是因青年才俊齐聚南阳王府?”
姜韶华随口笑道:“别说我了,你们两个也都不算小了。银朱,你今年十九了吧!孟三宝脖子都快盼长了。你打算什么时候出嫁?”
银朱和孟三宝青梅竹马,早就是公认的一对,两家私下里早有口头婚约。就等着银朱被放出来嫁人。
“奴婢舍不得郡主,不想嫁人。”银朱俏脸微红地应道。
荼白不客气地揭穿银朱:“郡主别听她的。过年前她就悄悄和我说过,再伺候郡主一年,等到了二十岁就出嫁。”
银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