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臣子的,遇到这样的明君,理当知福惜福。不然,是要遭天打雷劈的。
司马将军还主动进言:“宋统领那一日在宫变中斩杀逆贼,保护皇上安危,立下大功。以宋统领的功劳和能耐,现在还是五品武将,实在不公允。不如趁着此次机会,给宋统领也一并升官职。”
宋统领现在接了差事,领人去东平王府抄家,不日就要返回京城。
丁侍郎心里暗暗懊恼,他做事还是不够周全,怎么就把宋统领给忽略了?这才是郡主最亲近最信任的心腹!
丁侍郎立刻张口附和:“司马将军言之有理。是臣疏忽了。”
接下来,众臣你一言我一语夸赞宋统领,还有人提议给秦虎孟三宝等立了大功的御前侍卫都升一升官职。
姜韶华对此早有思虑,微微笑道:“他们都在朕身边听候差遣,现在不宜升官。否则,朕的御前侍卫都是五六品的武将,实在不成体统,也不合宫中规矩。等日后朕派他们出去领兵了,再升官不迟。”
这番话里,透出了许多信息。
看来,天子对大梁军队现状颇为不满,迟早要大刀阔斧地改革一番。也不愁无人可用,从南阳郡来的这些亲卫,个个身手骁勇不说,还都人人识字能读兵书。这已经是大梁武将的平均水准了。
想想看,这样的亲卫,天子麾下足有一千……不对,是几千甚至更多。也就是说,天子手中有大把能做中低等武将的人才。且他们都对天子忠心不二。这是何等令人敬畏的事实!
汪侍郎原本心里颇有些不满,此时也老老实实闭了嘴。
小朝会散后,刘恒昌等六人便跟着丁侍郎汪侍郎去了兵部。兵部官员们早有心理准备,在看到一个比一个更高面容更凶狠凌厉的杀才时,皆笑脸相迎,十分客气。
能不客气吗?敢不客气吗?
这些都是天子潜邸老人,又是奉皇命来兵部,个个腰杆足底气壮。他们哪里招惹得起。
尤其是那个叫陶大的黑塔壮汉,拳头捏起来像铁球似的,谁看了谁发憷。
……
张尚书以高超的办差效率,在三日之内就给刘恒昌等人办妥了官身文书。
升官人人都爱,秦战孟大山喜形于色,拱手向天子谢恩:“多谢郡主!”
“不对,末将说错了,应该是多谢皇上。”
郡主也好,天子也罢,其实,对他们来说没什么区别。他们效忠的是姜韶华这个人。
姜韶华自不会计较心腹们偶尔的口误,笑着说道:“已经很久没听到郡主这个称呼了,现在听着,很是怀念。”
说笑几句后,姜韶华问刘恒昌:“你在兵部看了几日,看出什么问题没有?”
刘恒昌还是那副宠辱不惊的模样,拱手答道:“回皇上,丁侍郎做事仔细,汪侍郎虽然爱发牢骚,当差也勤勉。兵部所有官员也都在为军费一事忙碌,没什么差错。”
姜韶华扯了扯唇角:“杀鸡儆猴,总是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