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新科女进士在天子身边当差,不知有多少人瞩目。陆真出身南阳,是天子的铁杆班底,忠心不必疑虑,最惹人瞩目。王舒也是个妙人,明明是大家闺秀出身,偏偏是个耿直刚硬的脾气,对上朝堂重臣也不发憷。
相较之下,李芳菲确实性子软了些。放在内宅里,是贤良淑德的典范。身为官员,在朝堂行走,在宫中当差,不免就稍稍逊色了一些。
李太后看在眼里,心里也暗暗着急,今日特意鼓励自家侄女几句。私下里,又为李芳菲说情。
姜韶华笑道:“每个人的性格脾气都不同,不必放在一起强行比较个高低。朕很欣赏李舍人的知分寸懂进退。”
李太后笑着叹口气:“就当哀家私心重吧!哀家总盼着她脱颖而出,在一众舍人里是最能干的。”
姜韶华莞尔一笑:“伯母对她一片慈爱之心,她心里明白。以后定会用心当差。”
李太后也是一笑,转而说起了宫中琐事。
郑太皇太后再次卧榻养病,宫务自然就落在了宁安宫。李太后趁着掌权这段时日,又放了一批宫人出去。眼下,打算着再放一批。
“第一批放出了八十人,第二批有九十个。哀家打算,第三批放出一百宫人内侍。”李太后道:“宫里的宫人内侍加起来,将近八千人。如今宫里正经的主子,扳手指都数得过来,委实不需要这么多人。”
“等过几年,宝儿日渐长大,需要人手差遣了,再选一批年轻能干的内侍宫人就是。”
重点是,趁着这时候慢慢清理后宫,将郑太皇太后的人逐步清除出去。换上自己人。
姜韶华点点头:“这些事,就劳烦伯母操心了。朕每日处理国事,实在无暇顾及这些。”
“宫人内侍放出去两成到三成,不影响宫中运转便可。如果以后确实需要人手,选宫人就是,内侍就不用了。”
宫里为什么要用内侍?
是因为后宫嫔妃多,宫人更多。内侍净过身了,不会秽乱宫廷。也保证了天家皇子公主血脉的纯正。
到了姜韶华这里,就没有这些困扰了。她也不乐见身边围着阴柔的内侍。已经净身在宫中当差的,继续留下也就算了。就不必再作孽,生生将男子变得不男不女。
李太后显然误会了姜韶华的意思,呵呵笑道:“不用内侍也罢。等过了三年孝期,哀家为你选些温柔俊俏的少年郎进宫伺候。”
姜韶华面不改色,微笑着应道:“这事不急,等以后再说。”
……
待到傍晚,陈舍人领着陆真王舒回来了。
在宫外恣意大半日,就是陈舍人都满面红光。陆真还好,出生乡野,家中没什么规矩,想去哪儿抬脚就去。
王舒在王家内宅里长大,平日言行起居处处被管束,偶尔出门,身边一堆长辈,还有丫鬟婆子盯着。今日就这般坦荡地出了宫,在外转了大半天,就如初脱缰绳的马驹一般,心里畅快极了。
姜韶华笑着瞥一眼陈舍人:“今日差事办得如何?”
陈舍人一本正经地答道:“回皇上,崔山长选了一处大宅子做女子书院。这宅子的主人是罪臣,早就被流放出京城了,现在归在户部名下。正好拿来做书院,一文银子都不用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