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灵通的臣子,提前一步就得了消息。此时立刻张口,对李太后歌功颂德。还有马屁精进言,在河堤边修石碑,勘记李太后的功德。
董尚书杨尚书丁尚书等忠臣们,已经在心里默默盘算要敬献多少钱粮了。
心思不正如张尚书之流,却是暗暗愤怒。
做官为的是权利富贵,为的功名利禄。现在差事忙碌不说,还要倒贴银子不成?
龙椅上的姜韶华,冷眼将众人复杂的神色尽收眼底。
散朝后,姜韶华派几位天子舍人出宫,分别去了一趟卢家崔家。
卢氏家主和崔氏家主不在京城,不过,京城都有住宅,且有得力的族人在京城。
天子舍人们将李太后的功德说了一回,没有多说别的。
卢氏崔氏这样的庞大家族,反应极其敏锐快捷。两日后,卢氏崔氏便联名上了奏折,愿意捐献钱粮,各修五十里河堤。
第789章 火热(二)
这道奏折呈到御前,姜韶华看了之后,对重臣们叹道:“卢氏崔氏对国朝忠义,愿意捐献五十里河堤的钱粮,为朕分忧解难。朕得领他们的情。”
“朕打算封卢氏崔氏一个伯爵之位,众卿以为如何?”
修建五十里河堤,耗费的钱粮约要百万之数。
也就意味着,出百万两银子,就能换一个世袭的伯爵之位。
就是张尚书都是精神一振。毕竟,众臣已经做好了忍痛割肉的准备。要是能换回真切的好处,可不就更好了?
礼部董尚书上前一步,有些忧虑:“皇上以伯爵之位酬谢卢氏崔氏,倒也合适。臣只担心,此风一开,有卖官之嫌。后世史书记一笔,岂不是损了皇上的清名?”
卖官绝不是什么好名声。女帝陛下何苦为了筹措银子修河堤,就背负这样的恶名?
杨尚书也不太赞成,不过,他说话比董尚书委婉一些:“皇上要为太后娘娘立石碑,不如也在河堤边给卢氏崔氏立碑勘记,以传千古。”
姜韶华看了过来:“董尚书杨尚书都是在为朕着想,朕心里明白。不过,朕更清楚,时间没有白吃的午膳,人家出了钱粮,朕就得给他们想要的。”
“太后娘娘要美名,朕替她扬名。卢氏崔氏是大梁望族,不缺名望,要的是实在的好处,朕也给他们。”
“你们也不必担心,朕不会随意开这个口子。官位也不是谁都能买的。”
“朕已经让人算过了。户部和内务府出一半的钱粮,李太后那边,能支应一成用度。剩下的四成,卢氏崔氏已经献了一半,朕给他们世袭的伯爵之位。接下来,最多再有两个伯爵。”
“朕等一等,或许要不了几日,就有人主动上奏折,为朕分忧了。如果献得足够多,朕给个国公之位,也是可以的。”
众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