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刺史好脾气地安抚妻子:“这都陈年旧事了,还提他做什么。我们瑾瑜是大梁第一位女郡守,将来还会转任六部,说不定能做到一部尚书。这般光宗耀祖,你这个娘亲颜面有光。将来也是要被族谱记一笔的。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姚氏好哄得很,被丈夫这么一说,面色顿时大为缓和。
陈刺史又道:“倒是你,在女儿面前说话得有些分寸。有些话能说,有些话就不该说了。”
“康哥儿被接进宫中,陪伴宝儿公主一同长大。日后皇上要册封宝儿公主做太子,康哥儿就是太子伴读。这样的好事,你不替康哥儿欢喜,反倒说些没影子的酸话,说什么囡囡进宫更合适。瑾瑜听了能高兴吗?”
姚氏被说得有些心虚:“我就是随口那么一说。”
“随口一说,也不该说。”陈刺史做了三年豫州刺史,权威日重,板着脸孔时,格外威严:“皇上行事,自有深意,你一个臣妇,岂能说三道四指指点点?”
“皇上和瑾瑜是年少至交,多年君臣好友。皇上愿意接康哥儿进宫养着,完全是因为和瑾瑜的情谊。和陈家无关,和马家也没干系。”
“再者,太子伴读也不是那么好做的。当年的四个太子伴读,现在屹立不倒的只有一位王侍郎。其余三人是什么结局下场?”
姜颐李博元郑宸,不管是什么缘故,总之都是年轻殒命。
姚氏听到这些,心里直发凉,生生打了个寒颤,抓住陈刺史的衣袖:“进宫做伴读这么凶险,我们囡囡还是别去了。”
陈刺史吓住了妻子,心里微微一笑,脸上叹气连连:“是啊,囡囡在亲爹亲娘身边,康健平安地长大,有什么不好。做人可不能野心太甚。”
姚氏总算有些良心,又替外孙操心起来:“要不然,你写封信给公爹。请公爹多看顾康哥儿几分,别让他在宫里受了委屈。”
陈刺史笑着点头,心想皇上让康哥儿进宫,约莫还有一层深意。
宝儿公主将来被册封为太子,便是未来的大梁天子,等成年后,也是一样要招赘婿的。皇上将康哥儿接进宫中,亲自照看,也有看看康哥儿品性的意思。说不得,康哥儿就是日后的太子夫哪!
当然,这些话就别和妻子说了。免得妻子心里再泛酸,和闺女说话的时候冒酸水,惹得闺女和女婿都不痛快。
姚氏也不傻,琢磨两天,竟也想到了这一层。悄悄扯着陈瑾瑜私下嘱咐:“你说,咱们康哥儿有没有运道,做宝儿公主的夫婿?”
第805章 番外之外任(三)
大梁有些地方,有定娃娃亲的风俗。孩子刚出生,就定下亲事。还不会走路说话,就有了未婚夫未婚妻,孩子打小就时常相见,彼此相熟,倒是比盲婚哑嫁强得多。
陈瑾瑜听得哭笑不得:“娘,这等话可别乱说。皇上让康哥儿进宫,是做伴读。可不是做童养夫。”
“都差不多。”姚氏这时候脑子转得飞快,低声笑道:“康哥儿比宝儿公主小了一岁多,年龄也算合适。青梅竹马,一起长大,这是顺理成章的事。”
要说陈瑾瑜没想过此事,也是不可能的。做娘亲的,难能不为儿子打算?不过,孩子实在太小了,影子都没有的事,还是少想为妙。
“总之,这些话以后别再说了。”陈瑾瑜正色嘱咐:“皇上待我恩厚,但我不能失了臣子对天子的敬畏之心。娘也不该擅自说宫中如何。这都是犯忌讳的事。”
“万一传到京城,传进皇上耳中,皇上会怎么想?祖父身为大梁丞相,又该何以自处?”
“我们陈家,和以前不同了。往日在南阳郡,爹是县令,娘能接触的,就是博望县里的妇人女眷。如今爹身居高位,娘是刺史夫人,一言一行都有人看在眼里,得格外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