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小四毕竟是个养生之人,对待后宫博爱多情,他翻牌子的频率不算高,而且陆薇有时候被翻牌子,并不用侍寝,只陪他用晚膳。
这皇帝的心思大部分都在朝堂和他自己身上。
偶尔,皇帝也会亲自驾临映水兰香。
陆薇带着他去看过新开辟的菜园子,这回她学乖了,提前让皇帝给她的菜园子题名“半亩园”。
这皇帝没再掰扯什么归田居,十分痛快地答应了她。
陆薇的新菜园子依旧以青菜为主,没办法她就是爱吃小青菜,天南海边各地的青菜种子都弄过来种,有长得好的,也有长得不好的。
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她原来在畅春园的小菜园子里,种了几年红薯,但她不爱吃红薯根,只吃嫩嫩的红薯叶,几个种菜的太监们实验了几年,竟然真的培育出了叶子比根更好吃的红薯。
今年,陆薇就在新菜园里种下了红薯尖,她还特意指给皇帝看。
但乾小四很显然对青菜兴趣不大,就像陆薇对各种青菜如数家珍,他对哪里的鸭子好吃可清楚了。
连城的白鸭,绍兴的麻鸭,南京的板鸭……
他说得头头是道,末了,他感叹道:“南方水多,更合适养鸭子,因此鸭子的肉质也更好些,同样的品种放在京城养,口感始终不同,京城的鸭子到底是差了点。”
好吧,虽然同属农业,但陆薇主打种植业,皇帝则是养殖业。
这些只是日常生活中的小插曲。
这种算是比较舒心的日常。
……
当然还有令人烦躁的。
可能是皇帝觉得他的后宫嫔妃们太闲了,闲则生事。
于是乎,他就请了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夫子每天给嫔妃们上传统的妇德课,连皇贵妃都得跟着嫔妃们一起上课。
教材就是女四书,贤媛传这些。
没上课之前,陆薇对这种妇德教育嗤之以鼻,然而跟着老夫子读了一遍后,竟然发现虽然其中有很多糟粕,但也不乏有趣的地方。
比如讲到古代贤惠女子时,那种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肯定称不上贤,但古代真的有很多智勇双全的贤女子呀,例如荀灌娘、谢道韫啊,所以就当故事听也不错。
课本讲完了,皇帝又命人重新取出十二幅《宫训图》,挂在墙上,让嫔妃们再次瞻仰学习先贤女子美好的品德。
这十二幅《宫训图》对嫔妃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每年过年必须要挂在东西十二宫,跟贴春联一样,不同的是过完年就摘下来收藏在景阳宫的学诗堂。
陆薇住得咸福宫挂着《婕妤挡熊图》,取自汉代冯婕妤为汉元帝挡熊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