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肯,“没这个必要。”
那米嬷嬷就真没话可说了。
见她没有继续劝说,皇后心里反而犹豫了,“当真有用?”
米嬷嬷道:“就是向皇上表明您一个软和的态度。您主动些,皇上一定不会不给您这个皇后的面子。”
皇后又问:“选谁呢?”
米嬷嬷心累,“就照着庆贵妃与令妃她们的样子选就行了。”
皇后脸上露出了不屑的表情,但到底没再说什么。
米嬷嬷趁着这个机会向皇后请求出宫养老,“奴婢今年都六十多岁了,年纪大了,腿脚不便,精力不济,奴婢在宫外还有一个侄儿,可以去投奔他……”
皇后蹙眉,“嬷嬷,你怎么又提这件事?本宫说过了,你就安安心心在这宫里住着,我替你养老,再不济还有十二阿哥,你若是腿脚不便,我派个宫女服侍你。”
米嬷嬷欲哭无泪。
……
皇后这边寻思着“进贤”,圆明园与紫禁城两处地方已经在热热闹闹准备太后过七十大寿的事情了。
也许是抛开了身外之物,以及彻底想通了,太后再没往日那般纠结,真正心平气和迎接晚年。
陆薇还记得太后过六十岁生日时,皇帝送贺礼的情形,那是提前十天就开始送礼,每天送九九八十一
样礼物,简直让人眼花缭乱,看都看不过来。
所以嘛,太后永远不缺身外之物,这一次她提前阻止皇帝,让他不要再像上回那么送礼,送她一副自己亲手做的画就可以了。
说到画,这又不得不提太后六十岁生日时那幅事无巨细的万寿庆典图卷了,足足占了几大箱子,如意馆的画师们画了五年才算完工。
这次的七十大寿,太后屡次说要一切从简,但再简也有限,办出来依旧隆重热闹非凡。
而且皇帝还有创意,他专门从王公大臣中选出九位超过七十岁的老人亲自来为太后祝寿,称之为“九老作朋”。
陆薇心道,宫廷礼仪繁琐,年逾七十的老人们来祝寿是真不容易,指不定回去后就会有人累病,这大概就是皇帝后来搞出的千叟宴的最初灵感来源吧。
总之,皇帝对他自己安排的花甲老人祝寿的创意非常自得。
太后的万寿庆典足足持续了十天。
等到第十天的大宴结束后,底下的人累得人仰马翻。
太后能理解儿子的孝心,同时也愿意配合他,但是十天下来,不是不累的,好好休息了两天才缓过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