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番话,听得周围之人人心浮动,恨不?得立刻将李令月撒出的饵咬在嘴里。
吐蕃人中,仍有一批重?臣坚定地认为大唐人不?可信,他们应该好生防着这些唐人。但有了回归吐蕃之人的大肆鼓吹,不?知不?觉间,吐蕃人分化?成了两拨……
日后,当大唐再次征战吐蕃之时,只需将坚决不?肯服从他们的这拨人打服就好。
当然,这是后话了,现在暂且按下?不?提。
……
却说李令月跟着上官婉儿一起操办科举之事,前后忙碌了两个多?月,才终于有了些眉目。
此时的科举程序还远远不?像明清那般繁琐,因朝廷急着用?人,待做好准备之后,从初试到殿试,拢共只花了月余时间。
本朝的初试内容为诗社?、草书、经学,主考官由各地的地方官担任。
通过初试者,可参加殿试。参加殿试的考生,需根据主考官所出的题目,当场作?一首五言/七言律诗,或是五言/七言绝句。
因这回李令月是主考官,各地的考题需要她来拍板,殿试的内容更是需要她来拟定。
她一面召集礼部的官员来出题,一面翻阅着过往几届的试题,思考着她该如何出题。
她家阿娘出的题目一般比较随性,多?是想?到什么便即兴发挥。
甚至有时候,直到士子们踏入大殿了,她还会?临场变卦,把原本拟定的试题给改了。
李令月第一次给人出题,自然要谨慎些。她秉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原则,拟定了好几个题目,准备等到了殿试的时候,再根据具体?情?况来定考题。
武皇得知李令月的想?法?后,嗤笑一声:“随性些就是了,这科举考试,本就是给你我甄选人才。自然是底下?的人想?法?子来迎合你我的心意,而?不?是我们去迁就他们。倘若你发现你选拔上来的人不?称其职,事后再寻个由头?将其贬下?去即可。”
“我只是想?着,我在考核关把控得严一些,稍后咱们付出的成本就低一些。”李令月道?:“若真是让那等德不?配位之人上任做了官,还不?知多?少百姓要因此而?遭殃。”
“对了阿娘,除了进士科与明经科之外,还有武举。这武举是您首创的,您当时的想?法?,也跟我讲讲呗!”
武皇要通过武举来选拔人才这件事本身,李令月倒是不?难理解。
大唐疆域广阔,周边的邻居们一个个都不?怎么安分,时有异动。
武皇杀了一批功勋武将,对外战事上不?免有些捉襟见肘。
她想?要培养出一批新的人才来,实?在是再正常不?过。
武举的考试内容总共有七项,分别是:靶射、骑射、步射、身高相貌、言论、举重?。
别的项目,李令月倒还能够理解,唯有“身高相貌”这一点,让李令月看了之后,颇有些疑惑。
她当然知道?她家阿娘有些颜控啦,不?过,若是选拔戍边的将领,完全可以把这一条给拿掉吧?
武皇却坚持道?:“参加殿试的士子,都是要走到你面前来的。你若是不?对身高相貌加以限制,到时候,出现在你面前的一个个都是歪瓜裂枣,可有你哭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