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番外9 战火重燃(2 / 2)

夫君,给我贴贴 998 2126 字 7天前
🎁美女直播

东城这边没什么好玩的,只有几家茶坊和食肆,二人便走进一间小茶坊里喝茶。

这边的茶也多是最次等的茶叶沫子,一壶才十文钱,不过两人都不是娇惯的性子,泡点树叶都一样的喝。

刚巧茶坊里来了几个西北的商人,正在讨论边关的战事。

“也不知道这一仗啥时候打,打到啥时候结束,西北的货都不敢跑咧。”

“可不是,额上个月把老娘和妻儿都送去中州去,先住半年再说吧,万一打起来想跑都难咧。”

赵景舒和薛宁竖起耳朵听得认真。

听了半刻钟,那俩商人结了账离开,薛宁脸色渐渐沉下来,“看来西北这一战很快就要打起来了。”

快到午时赵小年和马宽的车终于抵达上京,跟他们一起回来的还有表弟马玉山。

这小子今年十二岁了,个头将近一米八,长得又高又壮离老远就看见陆景舒和薛宁,撒腿跑过来一把就将赵景舒抱了起来。

“全宝哥,我好想你啊!”

赵景舒一听到小名就开始炸毛,“不许叫全宝!”

“那叫什么?”

“叫景舒哥哥。”

“姑姑,姑父。”

车上赵小年和马宽朝他招招手,“全宝和阿宁来啦,大兄和嫂子呢?”

“在家等你们。”赵景舒推开弟弟一脸无奈,旁边薛宁偷笑着肩膀耸动。

回去的路上马玉山非要骑马,没办法赵景舒只得把弟弟放上去,自己牵着马在前头走,他可舍不得乌雪坨两个人回去。

薛宁索性也牵着马跟他走在一起,两人边走边说悄悄话。

“你表弟叫你全宝你不生气,怎么我一叫你就急眼呢?”

“他是小孩还是客人,能一样吗?”

“嘁,一个名字而已,叫全宝怎么了?我觉得挺好听的。”

“闭嘴,不许叫!”

“全宝,全宝,全宝宝~”

赵景舒被他叫的拳头都硬了,眯着眼睛道:“明天校场见。”

“哈哈哈哈哈哈~”薛宁被逗的又是一阵狂笑。

很快到了家门口,赵景舒把绳子扔给薛宁,“牵回去好好喂上。”

“宝爷放心,奴才肯定给马伺候好了。”

赵景舒气的踹了他一脚,这才带着表弟进了院子。

马宽这次突然进京,跟西北将起战事也有关,这些年他经商走南闯北,结识的人脉比较广,耳目也比较灵通,早在一个多月前就听说了突厥要攻打武朝的消息。

“你是说有人重金想要收咱们的酒精?”

马宽点点头,“给出的价格已经远超利润的十倍,兹事体大我不敢拿主意,所以特地进京来询问您。”

陆遥捻着指尖眉头微蹙,“这事不妥,平白无故突然购买这么一大批酒精,既不是官府也不是军营,他们要做什么?”

“会不会是想倒卖给军中?”

陆遥道:“若倒卖到还好,但是他们花这么多银子,倒卖的话能赚回本钱吗?”

马宽神色一凛,“是……卖给突厥?”

“很有可能,所以这桩生意不能做,还要派人留意这队商人,看他们还买了什么,若是真是细作及时上报官府扣押下来才好。”

“我知道了。”

“酒坊那边也加强保密措施,防止酒精配方被偷。还有,今年的酒……南北供应都缩减百分之四十,剩下的酒全部酿成酒精,准备支援北疆。”

“是!”

交代完正事陆遥又询问起家中私事,“这阵子身体还好吧?”

“挺好的。”年前马宽生了场病,他身体一直都是那种虚虚弱弱的,这些年又一直在外奔波,这场病来势汹汹可把小年吓坏了,一连寄了十一封家书。

书信送到上京把赵北川和陆遥也吓得够呛,二人第二天便请了上京最有名的郎中一同赶往中州。

到的时候马宽已经缓过来了,但是身体还是非常虚弱,那郎中确实厉害,给马宽针灸了几次又开了些猛药,不到半个月人就恢复过来了。

“生意上的事能交给陆忠的就交给他办,你别太劳累。”

陆忠是马宽招揽的手下,办事上很稳妥,这几年酒坊的事基本都是交给他处理。

“哎。”

正说着话赵北川回来了,今年陆遥又在上京开了一家甜品铺子叫一品斋,卖的东西除了干果蜜饯还有西式的奶油蛋糕、寿糕之类的东西,非常得上京贵妇喜爱,基本上每日都是供不应求的状态。

“回来了。”

“大兄。”小年和马宽站起来。

“怎么不见玉山?”赵北川可稀罕自己这大外甥了。

陆遥道:“刚跟全宝出去玩了,可能去了隔壁。”

提起这件事,小年有些好奇道:“全宝和薛宁什么时候成亲啊?”

“成亲?”

“是啊,我看他们感情挺好的,两人年纪也不小了,不妨先定下了过几年再成亲。”

提起这件事夫夫俩就头痛,儿子压根不像普通的哥儿,一天天舞刀弄棍,骑马射箭,比汉子还厉害。

赵北川道:“不着急,他们俩都是孩子心性,等两年再说吧。”

况且这件事他们急也没用,儿子还没开窍呢。

*

时间转眼就到了九月份,上京的九月并不太冷,秋高气爽天高云淡。

就是在这样一个好天气里,突然传来突厥朝武朝北疆发兵的消息!

赵北斗是最先知道的,他去年刚升任户部侍郎,早在六月份就被皇上叫到宫中商议过这件事。

这几年国家安定,户部照比前朝充实多了,况且西北一直都有重兵把守,这些年军费也没有削减,可谓是兵壮马肥,真要是打起来也不怕的。

唯一难题是让谁领兵前去,自从镇北王去世后,就有点青黄不接的感觉。

十多年没战事,大武能拎出来的名将太少了,如今镇守雁门关的是老将黄耀宗,今年已经六十二岁高龄,皇上都怕他战死在沙场。

镇守西南的蔡将军不能动,营州的崔硕也轻易动不得。再就是武平侯,可惜也已经迟暮,武平侯世子虽然有执印的能力,但受身体限制带兵打仗有些牵强。

其余的大多是小将,没什么大战经验,一时间还真愁怀了年轻的帝王。

最后还是请示了太上皇,老皇帝道:“让薛家小子执印,派西大营四名将领同行,带兵十万北上。”

薛宁是第二天知道,自己的父亲要领兵去北疆了,一边担忧一边激动,因为他跟赵景舒也打算跟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