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一起往A8走,但于舟望着苏唱和向挽的身影,总觉得不得劲儿。
那篇同人文给她造成的伤害很大,让她不自在了很久。
听棚不再是新鲜事了,于舟也不再像第一季那样目不转睛地盯着里面的演员老师们看。
她学会了只用耳朵听,她自己琢磨的,因为广播剧是声音的艺术,忘掉面前表演的人的表情和肢体动作,也许更能感受到声音所传递的纯粹情绪。
她一边看着剧本对台词,偶尔抽空回一下出版社编辑老师的微信。
从来不知道出版这么麻烦,从审核的尺度、改编的内容、到封面的选择、内部插图的定制都要一一核对,敲定细节。
不过,她觉得自己有一点像样了。
好像,是有一点事业的女人了。
快到茶歇时间,她提前出来到楼道里给出版社的编辑老师打电话,聊之前微信文字没说得清的改编问题。
向挽录完自己的场次,也早早地坐到休息室,等于舟打完电话。
清淡的阴影拂上桌面,苏唱自己一个人出来了,坐在了向挽的对面。
她说:“方便吗?想和你谈一谈。”
向挽有点意外:“苏老师?”
“方便的。”
苏唱轻轻笑了笑,开门见山:“你已经入行了,有没有考虑过签约?”
“签约?签哪里?”
“sc工作室,我的工作室,想要签下你。”
向挽惊讶地扬了扬眉头,小心地又确认了一遍:“我?”
“嗯。”
但向挽沉默了。
苏唱说:“原因是,你在课上表现很好,并且,我听了你的新剧。”
“没有别的。”她说。
“哦,”她笑着稍稍歪了歪头,“可能还有一个,现在签,你应该不太贵。”
向挽莞尔一笑,动作幅度不太大地掖了掖嘴角,又说:“可苏老师之前说过,要看学历的。”
“我的工作室,我说了算。”
苏唱解释:“签约不会给你很大约束,可能剧会帮你筛一筛,但以你的意愿为主。分成按行价来,不会压价,并且,如果你不想的话,不需要在网络上公开。”
听起来很不错,向挽有一点动心。
她确实感觉到了自己单打独斗的力不从心,社团不如工作室的联系紧密,她也不爱跟人多聊,有时有项目也未必能想到她。
没有定期的培训,也没有系统的指导,大家都很忙,甚至很多是身兼数职的“一体机”,没有空多带新人。
向挽想了想,问:“苏老师签了几人?”
“目前我不打算签太多,加上你,应该会有三四个。”
“都是培训班的么?”
“不是,只有你是。”
培训班她喜欢的苗子都被签了,向挽是因为履历而被剩下的遗珠。
“我可以。”向挽点头,清音袅袅。
苏唱挑眉:“不谈价的么?”
向挽这才想起来,但她不晓得该如何谈价,有些为难。
“往哪看呢?”苏唱轻轻勾了勾嘴角,也转头往楼道望了一眼,“等经纪人吗?”
指的是还在打电话的于舟。
向挽掩唇笑了,她懂得经纪人的意思,于舟说过。
苏唱拿出手机,迅速地在上面打了几个数字,微信发给向挽,又把手机放下:“嗯,我给的可能不太多,分成是这个数。”
“然后,我会给你安排家教补习,你除了配音以外,需要做的,是准备参加成人高考。”
向挽又沉默了,盯着手机,然后抬眸,望着苏唱。
“工作室签新人,应当不必做到这个地步。”她说。
“嗯,这一步,是以老师和朋友的身份规划的。”苏唱说。
“不过,也是为了你的长远发展,毕竟,我准备的合同是八年。”
八年……好长,她到这里连八个月都没有。
“不是卖身契,解约条款不严,拿到合同之后你再看看,可以考虑考虑。”
向挽听见于舟打完电话,往这边走的声音,她的眼神也不由自主地跟过去。
她灵犀的双眸随着睫毛的扇动而闪了闪眼波,收回目光,小小地吸了一口气,抬眼对苏唱说:“我……”
“我知道。”苏唱轻声打断了她。
然后又将身子靠在椅背上:“但跟我今天和你谈的事情没有关系。”
“明白了。”向挽莞尔,微微颔首。
--------------------
录音棚签约和高考什么的都瞎编的啊,应该说这篇文涉及专业的部分基本都是瞎编的哈哈哈,不要较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