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会答应的。他其实根本没有选择。月氏王老了,没有那个心力再打仗了,他得保护他的继承人,把时间花在延年益寿和培养下一代上,经不起任何动荡。”李世民从容淡定道,“割地求和,至少不会伤筋动骨。”
扶苏若有所思地点头,把这三个月发生的事,简单地和他交代了一遍,并把韩信和刘邦的奏专门挑出来递给他。
“我正想问你,科举的时间怎么延迟到五月了?”李世民选择先看韩信的,“是在等我吗?”
“这一次科举实在特殊,我怕拿不准。”扶苏为难道。
“确实很特殊。”房玄龄也道,“朝廷里的物议沸腾,每每提起就争论不休,着实难办。”
“你是太子,你都压不住物议?”李世民咋舌,“那看来是很凶猛了。”
【开天辟地的改革,总是要被保守势力强烈反对的。】
【陛下加油!我在精神上支持你!】
“不过捷报频传后,大家忙着讨论草原的事,耳根子倒是清静了不少。”扶苏微笑道。
“那得抓紧把这事办了。”李世民果断道,“你去负责具体事宜,朝会和殿试我来主持,没问题吧?”
“没问题。”扶苏答应得很干脆,也很愉快。
李世民侧首打量了他一下,疑惑道:“为什么你的心情突然就好起来了?”
“因为你回来了呀。”扶苏不由自主地一笑,“你一回来,大家的心情都变得很好。对吧,房内史?”
房玄龄欣然点头:“正是如此。”
“诶?真的吗?”李世民惊讶道,“可是玄龄你的治粟内史本来就干得很好,一点差错都没有,我在与不在,有什么分别呢?”
“分别就在于,你在,与不在。”房玄龄文雅地笑了笑。
【你们君臣好腻歪哦。指指点点.jpg】
【贞观君臣是这样的。二凤征高句丽的时候,房玄龄被人告谋反,将这个告密的人送到二凤军中。二凤二话不说,就把告密的人给腰斩了,然后给房相写信抱怨说,这点小事你以后自己处理。】[1]
“……”李世民微妙地被哄得很开心,嘀咕道,“那我以后问问承乾是不是也这样?我经常带他一起做事一起玩,他是不是会比较高兴?”
扶苏:“会。”
房玄龄:“应当会。”
【那肯定会啊!你天天带着他,太子承乾能乐翻天!】
【那不就变成第二个朱标了吗?】
【呃,陛下应该做不到老朱那个偏心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