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直播

李世民听取了弹幕的建议,采用了糊名加誊抄的办法,一人一间小考场,派扶苏和蒙毅监考,尽力降低了科举舞弊的可能性,也减少了通过笔迹认人而抬一手或者压一把的小心思。

有时候他悠闲地去阅卷的地方溜达一圈,就能看见李斯和扶苏一张一张地批改卷子,放地上的是落选的,桌上的是中了的。

“如何?”李世民微笑着问。

“儒家经典的内容占了一半,是否有些过多?”李斯轻声问。

“事实上,第一版的题目全是儒家的经典,这已经是改过之后的了。”李世民好整以暇地看着他。

李斯便不说话了,低头继续改试卷。

要开窗先掀屋顶的策略,果然在哪都很好用。

而与之相比同样好用的,大概就是在一个话题有争议时,立刻抛出另一个话题,转移重点,分散大家的注意力。

每每冯劫等人要提起女子科举种种不妥之处,李世民就会暗示房玄龄或者魏征提出其他议题来。

比如定个年号。

“为了展示新的气象,区别于以往大秦的纪年方式,再加上新的历法正在推行,以后以正月为岁首,祭祀在腊月,所以我想让诸位拟个年号……”李世民轻描淡写道。

【不能直接叫贞观吗?我最喜欢的年号就是贞观了。】

【我能记住的年号没几个,贞观和开元占了俩。】

【你们忘了清朝那帮皇帝了,康熙雍正乾隆他们全都是年号。】

“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就叫‘咸宁’如何?”扶苏立刻领会了李世民的意思,和他打配合。

【不好,司马炎用过,不吉利。】

“既有咸宁,何如贞观?”魏征笑道,“正所谓天地之道,贞观者也。贞者,正也;观者,示耳。[1]贞观二字,可以彰显陛下治国的理念,公正开明,贤德有序。[2]”

李世民当然也觉得“贞观”最好,不过他本来就是转移话题才抛出的问题,也就顺便听听别人的意见,综合对比一下。

结果不对比不知道,一对比,发现果然还是自己的年号听着最顺耳。

【甲方是这样的,看了十几个版本,然后说一开始那个最好。】

最后讨论了一个早上,还是定了“贞观”。

下一次再提起科举,李世民就开始讨论迁都。这可是事关国本的大事,一议起来旷日持久,唇枪舌剑十天都不带停的,吵起来的动静能把最上坐的李世民都震得耳朵疼,更别提其他人了。

坏消息是大部分人都强烈反对迁都。

好消息是没人再纠结女子参加科举的事了。

只要谁有提起来的苗头,李世民马上就提起迁都的事,对方就会被众臣谴责的目光里偃旗息鼓,百试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