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2 / 2)

🎁美女直播

“哥,哥你冷静,你就算撞死在这里也于事无补啊。”

萝卜头们跑过去按住想要自裁谢罪的爹,并扭头对他们二叔发出禁言,“叔,不会说话可以别说话,你一开口我爹撞的更狠了。”

【李纲苦口婆心一直在劝,从七月一直劝到八月,非但没能让皇帝放弃南逃,反而被弹劾“杜绝言路,独擅朝政”等十余条“罪状”被迫请辞。】

【李纲被罢相後,太学生陈东、抚州乡贡进士欧阳澈上疏抗议,痛斥汪、黄二人误国并要求皇帝图谋复国迎回徽钦二帝。】

【赵构好不容易当上皇帝他能再把徽钦二帝接回来吗?肯定不会。别说他没本事将人接回来,就是有本事也不愿意接。】

【于是乎,陈东和欧阳澈用生命让天下人认清了新登基的皇帝是什麽人。】

【当年十月,赵构离开应天府“巡幸”江宁,由于东南动乱不断止步于江北的扬州。】

【留守东京的七旬老将宗泽一边联结河北义兵抗金一边连续二十余次上书赵构,请求皇帝返回汴京图谋恢复,但赵构始终不为所动,逃往扬州的皇帝已经开始沉迷享乐,根本不在意北方百姓过的是什麽日子。】

【宗泽此名,了解宋史的人都会记得。他一手提拔了岳飞,在赵构逃跑後收拢残余的北方势力,说服那些趁乱起兵的悍匪盗贼死守汴京,他希望赵构能趁金人未能站稳脚跟时收复中原,最终却在三呼“过河”中含恨而终。】

【呜呼哀哉元帅公,百世一人不易逢。堂堂天下想风采,心如铁石气如虹。正色立朝不顾死,半生常在谪籍中。真金百链愈不变,流水万折归必东。】【4】

长长的祭文在乐声中一段一段滚动显现,看的衆人热泪盈眶。

姚古抹了把眼泪,“不公平呜呜呜呜呜。”

神仙偏心,凭什麽和他相关的就是个战败而逃的侄子,到了宗泽这里却这麽厉害?

宗泽刚还想着未能救民于水火实在受之有愧,又感觉这话说出来向是在炫耀,于是只能保持沉默。

神仙偏不偏心他不清楚,姚古是个小心眼他非常清楚。

【赵构的苟且求和未能让金人停下南侵的脚步,金人不光索取逃到南方的三镇百姓,还替西夏索要宋朝自熙河开边以来所拓疆土。】

【若只是疆土之争赵构兴许就答应了,将自家百姓拱手让人这种事情但凡他敢干,百姓就能反给他看。】

【求和失败,皇帝没有改变思路,反而锲而不舍继续求和。金太宗不接受求和,于秋冬之际兵分三路继续南侵。】

【三路大军南侵,尤以中路军攻势最强大,直面中路军攻势的正是宗泽所在的东京留守司。宗泽去世之後,接替他位置的官员名叫杜充,此人无视宗泽聚起的各路抗金人马,甫一到任便雷厉风行的停止宗泽的北伐部署,是个和皇帝一般无二的懦夫。】

【宗泽在世时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对抗金人,等到杜充继任,原本与东京留守司约好北伐抗金的各路兵马迟迟等不到支援接连被金兵镇压,昔日被宗泽招揽的散兵游勇们也再次落草为寇。】

【杜充直接放弃宗泽苦心经营的大好局面,在金人入侵时无力抵抗又决开黄河致中原泽国千里,此举未能挡住金兵南下的步伐,却让本就千灾百难的百姓雪上加霜。】

【然後,一路逃到皇帝跟前的杜充被皇帝大加称赞,“徇国忘家,得烈丈夫之勇;临机料敌,有古名将之风”。人工制造黄河决口导致万千百姓无家可归非但没有被罚,反而一路升官加爵被任命为右相。】

【金军长驱直入势如破竹,据说消息传来时赵构正在行房,听到金兵杀来受到惊吓自此丧失生育能力,“九妹”之称便由此而来。】

【赵构吓的来不及和宰相商量,只带了五六个人便急忙披甲乘马出逃,衆人从瓜州渡江到镇江府再到平江府,一直逃到杭州才算作罢。就在赵构渡江之时金军已入扬州,追至瓜洲不及才将劫掠的财物运回北方。】

【为了求得金人宽恕,赵构派人持张邦昌与金人约和的文书赴金营再次向金人乞和。】

小赵官家磨了磨牙,“有这个决心干什麽不行,偏偏用在求和上。”

黄河决口的危害有多大皇帝能不知道?当初仁宗年间决口留下的後患他们治理了几十年才堪堪有点成效,那杜充疯了不成竟然想靠黄河决口来御敌?

疯,都疯,大家一起疯。

活该他断子绝孙!

小豆丁们暗戳戳嘀咕,“有没有可能,那个赵构在别的事情上没有求和的决心。”

“学坏容易学好难,让我天天早起念书和让我天天稳定赖床能一样吗?”

“说的很有道理,但是别说了,再说下去爹马上要严查赖床。”

“好的,我们闭嘴。”

【外患暂时缓和,不料内乱又起。】

【赵构刚到杭州还没站稳脚跟,一路护送他的苗傅和刘正彦就突然造反了。据说是逃跑时赵构的亲信将战船用来运送财宝致使数万将士失陷敌营,皇帝维护亲信对将士不管不顾,这才导致这起後院起火的兵变事件。】

【苗傅是神宗朝名臣苗授之孙,虽然被归入叛臣行列,但是看他的所作所为,如果真让他干成了历史可能又要改写。他当面斥责赵构信任宦官赏罚不公,痛骂黄潜善、汪伯彦误国,屠杀主和派官员以谢三军,逼赵构退位给皇太子,一度让赵构出居显忠寺以避锋芒。】

【可惜此次兵变还是以失败告终,汴京被围时勤王的兵马久久不至,南边出了问题勤王的兵马立刻抵达杭州,赵构这个怂货他又复辟了。】

赵顼遗憾不已,“朕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希望军中兵变或者百姓造反成功。”

赵颢点头附和,“谁说不是呢。”

这话也只有他们俩能说,其他人只敢在心里附和。

他们不知道苗傅怎麽样,但是他们知道苗授的为人,那家夥早年师从胡瑗胡先生,後来跟随韩琦韩相公经略陕西,在之後和王韶一起开拓熙河收复青唐,是个正经的不能再正经的人。

看苗傅发动兵变後的所作所为,他只是想要个有心抗金的皇帝,甚至没有嘎了赵构。

这妥妥的大忠臣啊!

可惜了。

【赵构一心求和,抵达南渡的最终目的地江宁府後改江宁府为建康府,然後立刻命人再次北上向金乞和,表示“愿去尊号,用正朔比于藩臣”,但是金人不答应,于是他追他逃他插翅难逃的经典剧目上演。】

【金人渡过黄河渡过长江攻陷越州明州甚至追击赵构于海上,如此打了近半年,因为赵构太能跑,金军孤军深入劫掠的财物太多拿不完了,主帅完颜宗弼声称“搜山检海已毕”这才撤兵。】

【建炎四年二月,完颜宗弼开始撤兵,三月赵构自海上返回浙西,估计是被金军给吓怕了,抵达越州後不敢再回建康,次年正月改元绍兴,升越州为绍兴府欲在绍兴府久留。在此期间,供职于金人完颜昌麾下的原宋朝御史中丞秦桧南归,并得到赵构的极大称赞,先任命为礼部尚书又提拔为参知政事之後没多久直接升任右相。】

【绍兴元年十一月,赵构以绍兴“漕运不继”为由移驾临安,右相秦桧负责彻底贯彻落实对金的妥协路线,好在时任左相的吕颐浩主张抗金,朝中并不都是软骨头。】

【但是好日子不长久,吕颐浩多次请求北伐收复中原,言官深谙皇帝之意对他大肆弹劾,绍兴三年吕颐浩便不得不借病请辞。】

“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

“宗汝霖,你为什麽不能多活二十年?”

“算了,皇帝是个怂蛋,你多活二十年也没用,顶多是多受二十年的气,还是早死早安生。”

宗泽:……

里头的那个他病逝时已经七十了,放到武将身上妥妥是高寿,再活二十年岂不成了老妖怪?

就算他能活到九十岁,谁家九十岁的老朽还能上阵杀敌?

【人自宋後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秦桧出场,必然要提到岳飞。】

【岳飞岳武穆,南宋时期抗金名将、民族英雄、南宋“中兴四将”之首,自二十岁起先後四次从军,从建炎二年遇到宗泽至绍兴十一年止,先後参与战斗数百次,“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有力的接过宗泽手中抗金的旗帜,岳家军“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十数年间在金军中打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威名。】

【绍兴四年,岳飞带兵收复襄阳六郡;绍兴六年,岳飞率师北伐攻取商州、虢州等地。】

【北方百姓时刻不曾放弃抗金,岳飞等将领时刻不曾忘记收复中原,但是皇帝看不到正在好转局势,他被金人吓的胆气全无,只想让金人抢够了抢满足了好过他的太平日子。】

【绍兴八年,金国内部主和派占据上风,金人主动遣使与宋议和,但是要求赵构必须跪拜金使并奉旨称臣。岳飞等主战派坚决反对和谈,但是赵构不听,他不觉得跪拜金使是耻辱,为了将来的太平日子就算对金俯首称臣又能如何?】

【宋金和议,赵构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签完之後甚至加封百官大赦天下。群臣百姓什麽想法不重要,他高兴了就行。】

所有人的表情出奇的一致:▼-▼

君有疾否?

别说皇帝,其他人现在满脑子都是“不会当皇帝请退位让贤,别玷污他们大宋的名声”。

【金国内部也不稳定,仅仅在和谈一年之後,金国以完颜宗弼为首的主战派便发动政变嘎了好些主和派大臣夺取军政大权,然後便卷土重来继续南侵。】

【早在事发之前,根据议和条约前往开封、交接河南地界宋臣便意外打听到金人的动向并快马加鞭将消息送回朝中希望朝廷早做防备,但是赵构不听,他觉得他和金国关系贼好,金国得了那麽多好处後肯定不会再打他。】

【可惜他还是失望了。】

【绍兴十年,完颜宗弼卷土重来,岳飞从鄂州大举北伐,两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义军纷纷响应夹击金军,岳家军先後收复郑州、洛阳等地,一直打到离汴京只有四十五里的朱仙镇。】

【岳飞威望太高,敏感肌的大宋皇帝又开始忌惮了,虽然外敌未退,但是他也不能容忍手底下有威名如此之胜的武将,万一岳飞打完金人就黄袍加身了呢?】

【一来赵构忌惮岳飞,二来他并不是真心要和金人打仗,于是後面便出现了滑天下之大稽的一幕。】

【北伐军气势如虹,各地义军云集影从,赵构却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班师,将士们用血肉性命收复的疆土转瞬又被金人夺去。】

【皇帝一心求和,十二道“金字牌”强令岳飞班师回朝时对金求和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当年十一月达成绍兴和议,其中包含南宋称臣纳贡和以宋金以秦岭、淮河为界的条款。】

【宋金议和的过程中,岳飞被秦桧等人诬陷入狱,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一同遇害,之後赵构派遣使臣抵达上京将以“臣构言”起首的“誓表”呈给金帝,以此换来二十年的偏安。】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5】

【先有宗泽苦心经营的局面毁于一旦,再又有岳飞十余年之功化为乌有,绍兴和议後宋金边界完全确定,自此中原各地不再南望王师。】

乐声渐行渐远,光幕化为光点散在空气中,仿佛从来没有来过一样。

小赵官家心平气和,“上天保佑,朕愿用徽钦二帝和完颜九妹的寿命换取救民于水火的机会。”

赵二郎不甘落後,“信男愿後半生荤素搭配,只求能上阵杀敌。”

他们自家猛将太多用不上他,那边的大宋瞧着也有猛将,但是没有地位足够高的猛将,正是他这种皇室宗亲大展拳脚的时候。

按辈分来算徽钦二帝加起来都不够他打的,他要是能去那边怎麽着也得弄个二贤王当当。

唔,最好老哥提前给他弄个可以上打昏君下揍奸佞的金锏,也不用太讲究,照着当初八贤王的规格来就行。

赵顼深吸一口气,“衆卿家有何感想?”

章惇叹气,“繁华只是表象,大宋依旧内忧外患压身。”

武将们的意思很简单,“还是打的不够狠!”

皇子们咬牙切齿,“爹,我们一定好好学,一定不给昏君上位的机会。”

虽然不知道里头那几个昏君到底是谁,但是他们能保证不在他们几个之中,真要有苗头的话就先打死再重新选太子。

赵顼:……

也不用这麽狠。

昏君前头还有个明君,虽然也没看出来是哪个吧,但是也不能一杆子全打死。

他对他的教育水平有信心,里头那个大宋昏君叠出是那边的皇帝不会教育孩子,和他现实中的赵顼有什麽关系?

“散了散了,都回去缓缓,有什麽事情等心情平复了再说。”

“苏相留下,朕需要你来平复心情。”

正准备和其他人一起走的苏景殊:???

行吧,这个安抚工具人他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