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鸣橙身体底子足够好,三天就生龙活虎了,气色比之前还要鲜活,彭姠之前两天怕她闷,把她拉入了五人群,并正式更名为“六六大顺”。
但拉入之后,纪鸣橙更闷了。
感冒痊愈后,她有天站在阳台上远眺,然后告诉彭姠之,她想要退群。
“?为啥?”
她想起之前纪鸣橙说会嫉妒她的朋友,觉得问题有点棘手,这小汤圆不会跟自己朋友处不来吧,不至于,里面还有晁新呢。
纪鸣橙端起保温杯喝一口,温吞吞地说:“我在里面发消息,她们都不理我。”
“嘶……”彭姠之很为难,“你在里面转发那些什么预防疾病和科学养生的文章,人也没法回你啊。”
讲道理,连彭姠之都没法回。
纪鸣橙进来之后,“六六大顺”好像变网上那种家族群了,这种消息能怎么回啊?难道集体点赞,说“谢谢纪医生。大拇指.jpg”。
彭姠之说:“你等等,我去把她们搞出来,正好有点事要问。”
她拿起手机,打开微信,开始点人。
“@苏唱,你之前参加那个综艺,收了多少钱?”
“@晁新,你之前参加那个综艺,收了多少钱?”
“@向挽,你当选手,收没收钱?”
她得问问看节目组给她的费用合适不合适,也认清一下现在的咖位。
好家伙,更没人理她了。
她对纪鸣橙干巴巴地笑:“也没人理我。”
“看见没,俩边缘人,咱俩还是抱团取暖吧。”彭姠之抱住纪鸣橙,示意她给自己剥橘子。
下午,她俩约好了中介,去看房子。
商铺真的在外滩,临江路158号,彭姠之一听这个门牌号就觉得吉利,能成百年老店那种。
外面雪茫茫一片,沉甸甸压在干枯的枝头,和宽阔整洁的街道两边,纪鸣橙慢慢地开着车,从家里往外滩去。寒风萧瑟,街上的行人不多,偶然有游客在外滩拍照,也有几个老人一看就是住在附近的胡同里,包裹成粽子似的出来散步。
彭姠之坐在暖融融的副驾,突然就有了开启新生活的实感。
她们从冬天到夏天,又从夏天到冬天,车辆从家里驶出来,要往诊所去。以后这条路她们会走很多很多遍,她会熟悉每一个红绿灯的位置,会在等灯时观察每一条人行横道的过路人,会了解街边每一个小店。
她们应该还会在附近顺便买早餐,然后提前开门,到店里的休息室吃。
在中学时,彭姠之成绩不好,那时就想要要不要开个店,她总觉得有自己的门店是件很有安全感的事,只是不知道卖什么,也就瞎想了一想。
兜兜转转,在她三十多岁的时候,竟然奇迹般地出现了。
她有点后知后觉,好像冥冥中在鼓励那个小彭姠之似的,其实可以想,都可以想,保不齐哪天就实现了呢。
到了店前,停好车,中介撑着大黑伞过来,挡着雪花,把她们迎进商铺去。
特别漂亮,外面是中世纪法式的老洋房风格,还有墨绿的顶棚,砖瓦中嵌着玻璃糖似的落地双开门,光可鉴人,从里面隐隐透出暖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