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调整和安排,大家除了对长江假发厂有些意外,其它都不意外。
因为分出去的公司,就是曾经的一个部门。
“接下来,你们筹备一下新公司,至于行动方面,我会来进行调度。一步步展开,几年我都等了,不急几个月的时间。”
“是,老板。”
随后,林志超将手中的稿子交给集团办公室,进行打印公示。
这次会议,主要是人事上的安排、新公司的注册,至于具体行动,林志超需要一步步去安排,并不是很着急。每一个新产业,他一开始都会亲力亲为,待走上正轨后,再交给管理层,自己则时常监督。
与此同时,工厂也开始进行了分配:
原来的三层楼和一层,全部作为拉链产业的工厂和仓库,总面积达到12万平方尺,短时间内是足够的。
新修建的五层工业大厦,第一层安排的是长江塑胶,第二、三层则是长江玩具(也含塑胶玩具),第四层则准备生产假发,第五层则租给优衣库服装。
至于,长江冶炼和长江机械,以后都会搬到将军澳的工业园;去年,长江工业斥资280万港币,在将军澳拿到80亩的濒海工业用地,目前还在建设中。
长江工业园又筹备修建一幢五层工业厂房,备用着,免得厂房面积不足。
“老板”
林志超对着走进他办公室的长江假发厂总经理陈麟元,点点头。
随后,他说道:“我让你看的资料杂志有没有看完?”
陈麟元属于长江工业自己培养的管理层,入职已经四年多,懂生产也懂管理的人才。而长江假发厂以后好歹也是一门年利润过百万的产业链,所以林志超也是精挑细选其总经理。
“嗯,已经看完了。”
林志超便问道:“那我问你,香港有没有假发销售?”
这个问题和前面的问话毫无关系,但却很有深意。
陈麟元是在一个月前接到老板的任务——通过书籍杂志了解假发行业,而且是要在下班时间,所以准备充分与否,这个问题就能知晓。
作为老板不会无缘无故给你学习的机会,若是把握不住,那也就错失机会。
“没有,香港没有假发出售,也就意味着香港没有假发工厂,我们是第一个想到做的。”
对于这个答案,林志超内心还是满意的,接着他又问道:“那香港是没有能生产假发的了?”
陈麟元随即答道:“也不一定。据我所知,粤剧等传统戏剧中,都需要用到假发、假须,所以香港应该有假发师傅。只是他们的工艺,属于传统手艺。”
林志超说道:“好,那你就先去打听假发师傅的事情,然后过段时间,你和我去美国考察一下。”
他要亲自参与考察,但也不会忘记培养手下。其实他也考虑到香港是有生产假发的师傅,戏剧中可是有此方面的道具,虽然工艺不一样,但无非就是一个传统手工,一个现代机械化的。
陈麟元点点头,说道:“好,我马上去准备。”
此时的他,已经是热血沸腾,根据刊物的了解,他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若是他能协助老板完成这个产业,那么他自然也是一种成功。
……
三日后,林志超和陈麟元来到油麻地,寻找一位假发师傅。
走到一个巷子,林志超发现一个倒垃圾的妇女,此时香港未流行用塑料袋装垃圾,而是用老式斗箕。他一眼就看到这个妇女的斗箕里尽是散发,不用说,跟着这个妇女就可以找到假发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