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拿人脉关系来说,香港的大律师李业广、证券专家杜辉廉、梁伯韬,都是林志超的‘智谋团’成员。
“嗯,到时候麻烦您参谋一二!”
“这个没有问题,只要你把香港华信经营,达到可以上市的条件,届时我可以在寻找壳这上面,给你参谋。”
榮智兴高采烈的离开林志超的办公室,现在是中资机构想上林志超的船,但又有几家够资格呢?
林志超不仅是香港本地的大亨王,更重要的是擅长金融市场收购,这对很多企业在香港站稳脚是非常重要的。
榮智离开后。
林瑞诚好奇的问道:“爸,你对榮智倒是挺看重的?”
林志超笑道:“能做成一点事,扶持他,我们不会亏,这不过是利益往来。若是扶不起的阿斗,我又何必沾惹。”
林瑞诚说道:“那么说,他很厉害了?”
林志超说道:“在香港总归能厉害,将来能不能走出海外,那就是另说了。”
实际上,华人都很难在世界商业上取得成就,前世也就李家成。
连香港大亨都搞不定的事情,更不要说内地的商人了!
林志超也一直在钻研这个课题,他也要一步步走稳,才敢海外扩张。当然,他研究的课题是经营之道。
【大家要小心】
时间匆匆,转眼五个月过去。
1987年,9月。
上午九点,林志超才姗姗来到长实集团的办公室,随后便坐在办公室饮茶看报。他已经过上半退休的生活,七个儿子已经冲在第一线(担任集团总裁)。
在外人看来,林氏家族已经进入第二代掌权时代,而且第二代也是相当的优秀!
“爸,长实集团旗下的工业楼宇,已经全部售罄,共计回笼153亿港币……整体价格非常不错,以1984年计算起,工业楼宇这几年涨幅在六七成左右,普遍达到600港币每平方尺以上……”林瑞寰来到办公室,认真的汇报道。
出售剩下的工业楼宇,是林志超的意思。因为林志超知道,‘八七股灾’过后,香港的工业楼宇彻底没有前景,工厂都朝着内地搬去。
而实际上,在去年(1986)的香港工业楼宇,紧缺已经表面化,所以这两年工业楼宇涨幅不错。
基于此。
林志超安排长实集团将工业楼宇全部出售,包括原来青州英泥鹤园总厂的工业区,也打包出售给长江工业集团,作为‘美的科技园’存在。
青州英泥鹤园总厂的60%占地面积(135万平方尺),修建的是一个现代化‘科技园’,剩下的面积则修建成住宅和商厦。
林志超说道:“这样一来,长实集团的现金流又非常充足了!”
林瑞寰点点头,说道:“是的,长实集团一直保持着充足的现金流,目前已经达到26亿港币的现金,负债为45亿港币。”
目前的利率差不多是10~11厘,八七股灾后,利率差不多降至8厘左右。
长实集团足足五个大型商业项目在兴建,这个债务、现金流,已经是相当的炸裂了!
五个大型商业项目分别是:交易广场第二期、长江广场、长江集团中心、泰富广场(美丽华酒店/购物中心旧址)、新加坡泰富广场(大丸百货旧址)。
这五个项目的总建筑费,大概就是90亿港币以上。
投资如此大的商业项目群,长实集团也并没有在发展地产(住宅)落后,依然是数一数二的发展商;更重要的是,长实集团还有实力在日本、英国开发大型商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