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马林科夫,莫洛托夫这些党内斗争的失败者,还有边上站错队的人,赫鲁晓夫吸取了你的教训,他都没有杀他们,只是将他们赶到边远地区去当官。”
斯大林不屑地评价道:“真愚蠢。”
“所以又过了几年,苏共里其他成员联起手来,召开党大会,把他赶下台了。下台的时候,赫鲁晓夫先生就是这么抱怨的,他说你们得感激我,我没有象斯大林同志那样,把你们这些失败者统统弄死,所以你们才有机会卷土重来。”
“然后呢?”
“然后就回家养老了,一直在家安度晚年到死,在苏联政坛中边缘化了。历史上对他正面的评价是,结束了斯大林时代恐怖的政治清洗,大家都能好聚好散,不再象野蛮人一般进行肉体毁灭了。”
“哼!”
斯大林轻哼一声,露出极为不屑的表情。
林汉叹气道:“凡事有一好没二好,种什么样的因,结什么样的果,一切只在于始作俑者自己的选择,想要处处都讨好的政治是不存在的。”
斯大林问道:“接下是谁接他的班?”
“勃列日涅夫。”
“勃列日涅夫?那个漂亮的摩尔人?怎么会是他。”(勃列日涅夫年青时是个帅哥,斯大林经常称呼其为漂亮的摩尔人。)
“勃列日涅夫是个和事佬,为人也不是很咄咄逼人,是个明白人。有过你血腥时代的惨烈教训后,他上台后也就开始和稀泥,既不激进也不保守,就是一个字,糊。嗯,意思就是尽可能地多多讨好。他扳回了赫鲁晓夫时代一些对你过度否定的作法,挽回了你的部分名誉,但又不敢完全扳回。就象前面说的,就是想尽可能地多方面讨好,保证苏共内部的一团和气,你好我好大家好!”
斯大林冷冷地评价道:“愚蠢而自私的作法!你好我好大家好?意思就是全部上下都不干事,一起混日子,所以苏联就开始变成一台效率低下的官僚机器。”
林汉替他辩解道:“勃列日涅夫同志是想硬也硬不起来,很多问题不是他看不到,而是他做不到。自从你开了苏共内部惨烈大清洗的先河之后,你的后任,甚至整个苏共内部,由此形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无论如何不能让苏共再诞生出一个象斯大林一样的独裁者。勃列日涅夫同志是被大家捧起来的,如果他想做第二个斯大林,就会象赫鲁晓夫同志一般被提前退休。”
说到这个,林汉再次收嘴,然后开始欣赏斯大林此时的表情,可惜作为地球上这时代最杰出的政治家,斯大林拥有将一切心情藏于脸皮下的功力,在他的脸上,林汉什么有趣的东西都看不出来。
“从那之后,苏联的政坛就变成了一滩死水。高层领导围成一圈,坐在一起,没有象样的主心骨。大家你看我我看你,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任何刻意进取的改革都没人敢做,也没人愿意去做。大家都在比,大家都在拖,比谁先一步老死,比谁能活得更长一点。就这么拖拖拉拉,糊糊弄弄地混了几十年,整个上层严重的老化,到完蛋前十几年,全是一堆七十多岁的糟老头子在执政,不思进取,不求变革,就这么坐着,坐着,一直坐到大家都一起先后老死为止——偏偏最上层的几个老家伙,差不多是同时老死。嗯,想听一个后世评价苏共历任领导人政治手段区别的笑话吗?”
斯大林点头道:“请说。”
林汉道:“这个笑话是,列宁,你,还有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同志四人坐在一列火车上,车开了一半,前面没铁路了。列宁同志先站起来,下令道:车上全体党员下车进行星期日义务劳动,把铁路铺好,然后火车继续前进。”
斯大林点头,笑道:“接下来该我了,我呢?”
“你的指令是,把修铁路和管铁路的人叫来,以人民公敌的罪名枪毙。然后被吓坏的铁道部门的人立刻加班加点地把铁路修好。”
斯大林哈哈大笑起来,点头道:“不错!赫鲁晓夫呢?”
“他是下令将火车后面的铁轨拆了,铺到前面来,然后火车继续前进。”
“不顾后面了吗,有意思。那个漂亮的摩尔人呢?”
“他的答案是,拉上窗帘,然后大家装出火车还在前进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