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2 / 2)

舰男穿越记 半只青蛙 2315 字 11个月前
🎁美女直播

李华梅没有正面答他,而是继续道:“其实别说是中国人了,就连帝国自己,我们何尝不是面临着人口和土地的压力。若不是得到了满洲国的土地,现在的帝国同样也面临粮食无法自给的危机。所以满洲对帝国才如此重要,这也正是帝国和中国的矛盾无法调和的关键所在。”

对于日本的态度,林汉的看法是只有死掉的日本人才是个好日本人。相比之下,继承了林汉正义性的李华梅却没有那么偏激。而中共的最高领导人,在心里却还想将日本引到走向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上。

日本的问题,本质上还是国家贫富分化严重,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但是李华梅才刚刚“降临”日本,一下子就和天皇谈什么社会资源再分配之类的话,很容易就会让对方产生“这个神灵怎么会是个共产党”的感觉。

所以李华梅在这个话题上极其小心。

对于日本,李华梅也好,林汉也罢,二人都人认为,对中国最有利的局面就是中日联合,放弃成见,共抗英美鬼畜,解放(殖民)全亚洲。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多再过两年就要暴发,对于新兴的中国来说,这是核武时代到来前,最后一次开疆拓土,为国民争取更多的生存空间的机会。但此时的中国还太弱,能“吃”的东西很有限。如果中日不再对抗,双方联手,在这场盛宴中一起针对英国举起刀叉,那是双方都能共赢的结果。

至于日本在这场盛宴过后变得强大的问题,在林汉看来这并不是问题——比起在中国的东边岛链上蹲着美国这个巨无霸,一个肥了点的日本有啥可怕的?倒是目前日本这样沦落下去,万一哪天他们“想通了”甘当美国的小弟走狗,那反而是最头痛的问题。

李华梅来到日本扮演“神明”,虽然本意上没安好心,但是还真是抱着在收复东北台湾后,建立真正的“中日联盟”的目标而来的。

但是,由于中日之间目前严重的利益对立的局面来说,所谓的“中日联盟”简直就是天方夜谭般不可思义的事情。但是凡事都有一个开头,事前先做好功课总是有用的。此外还有一目的就是:引导日本国内军费的倾斜方向。

指望日本人能很有远见地主动地“和平”归还东北,归还台湾,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东北要解放,中日之间一定要再打一仗。这不是一两个领导人意志意愿的问题,而是整个日本根本不可能接受“和平”地放弃东北的利益。就算是天皇或日本军部集体中了洗脑光环,想要这么做也不可能,因为日本中下层的意志,都不允许他们这么做。谁敢这么做,谁就是国贼,就会被天诛,就算是天皇都不会例外。

目前的日本,从上到下是卯足了劲想死守东北,大量的军费全向陆军倾斜。如果能让日本上层看到“南进”的美好前景,在内心深处意识到大陆政策已经破产。将来解放军解放东北时,日本陆军的作战意志和能得到的物质支援就要下降很多。反正忽悠人又不要花钱,更何况李华梅的话不是忽悠,而是实话,是实打实的“阳谋”。

面对山本五十六的质问,李华梅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拿起了地球仪,拔弄到了亚洲这边。

“先把话题从满洲这儿移开,我们先推算一下,欧洲开打之后,亚洲会发生什么事吧……”

南进是海军的观点,一说到南进,山本五十六和吉田善吾都来了兴致。李华梅在打开了这方面的“天窗”后,就故意不开口,任由二人发挥。

这两年来,无率是山本五十六还是吉田善吾,整个日本上层其实大多数人,在心里都意识到了大陆政策已面临全面破产的危机,日本的对外政策必须转向了。

但是,一个国家对外政策的转向,中间牵扯的利益太多,这过程也太过痛苦。日本哪里可能主动放弃在中国东北巨大的利益收手?死守满蒙生命线在日本已是不容碰触的红线,就连天皇都不敢轻易地喊出放弃这个话题。“南进”政策,就是日本国内的一些人为了避开满洲这条红线而弄出来的,其核心内容,无非就是利用欧战危机,英法无力东顾之时,进入该地抢夺英法的殖民地为日本寻找“满洲国”的替代品。

但是,日本要南进,中间有一个无法无视的存在:美国。

第225章 日本友人访华

1938年7月,当中国正处于盛夏之中时,一艘挂着美国国旗,实则是来自日本的客轮,悄悄地在天津港靠岸。

从船上下来的,全是来自日本的“友人”。

李华梅那天和天皇交谈过后,她给出了一个建议:此次中国之行,把日本陆军中最顽固的侵华派和大陆政策坚持者,全派到中国去。让他们亲眼看看新中国和旧中国有何不同。

关于中共军队的战斗力,1937年后在日本陆军中已经有了全新的评价,和他们交过手的日本陆军,都认为对手的作战意志不输给自己——但是远在东京的军部,没上过前线的那些“马鹿”军官们拒绝承认这点。他们依旧象鸵鸟一般地将头埋在沙子,依旧顽固地使用“二十年前”的旧经验看中国和判断中共军队战斗力——在这些人心中,贬低中国,贬低中共军队的战斗力,甚至已经成了“政治正确”的事情。

李华梅和崇仁的会面,她也没有鼓动崇仁天皇从东北撤军,因为这根本不可能,就算崇仁想这么做,他也做不到。如果强行硬干的话,那只会遭受国内从上到下的反对直至被赶下台。李华梅能做的事,就是让崇仁产生“减损”的念头,主动地减少关东军的军费,在东北的军事投入,将大量的军费转移到海军这边来——在这一点上,代表海军利益的山本五十六和吉田善吾是非常支持大和抚子的。

所以1938年七月,大批坚持对华强硬政策,坚持大陆政策的陆军官员,被崇仁天皇以“更贴切地了解敌人”的理由,被打发上了开往中国的轮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