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海军陆战队的人,当时在船上“交流”不同占领区的“发财”情报。他们最羡慕的是参加过夏威夷攻略作战的海军陆战第二师第三师的官兵,他们从夏威夷的美国平民家中抄得了大量的财物,然后随着回国的补给船一起“寄”回国去。
比起经常将士兵抢得的财物“上交上级”的陆军,新组建的海军陆战师在这一点上很有节操,“仁慈的抚子”严禁军官没收士兵抢劫得到的财物。光是这一条规定,就让海军陆战队成为比陆军更受参军士兵欢迎的兵种。
战争至今已有三年半,许多驻外的陆军要在当地服役一年半到两年才有可能接到轮换回家。而海军陆战队轮换的频率却比陆军高得多,他们只需服役一年就可以回休整。
海军陆战师虽然名义上只有六个正规师,国内却还有三个“预备师”用于轮换。
比起苦逼得多的陆军,天皇宠儿的海军陆战队,装备好,“福利多”,人比人气死人之下,自然就让牟田口廉也大佐一路上眼红不止,不断地在心里为陆军抱不平。
海军陆战师另一个让牟田口廉也大佐眼红的地方在于,作为天皇的“亲儿子”,海军陆战师的家属在棉兰岛上到处圈地。圈得的地以“皇田”的名义收归皇室,然后交由海军陆战师的军人家属耕种,天皇方面只收三成的田税。相对于各方面田税加起来累计收到六成以上的国内,这简直就是大善政了。崇仁天皇也正是通过这种手段,将海军陆战师牢牢地绑在自己的身边,变成属于他的死忠,这种手段和阿尔托利娅玩过的有异曲同工之妙。
而棉兰岛上的矿山、橡胶园等等,则被直接交由海军经营管理,和陆军没有任何关系。
当然,崇仁天皇的这种作法,也引发日本国内上层的一些不满,认为天皇这样的做法是虚国库而充私库。面对精锐的海军陆战师变得越来越象天皇的私人军队而不是“国家军队”的局面,日本上层不是没有反对的声音,但海陆矛盾,大和抚子的支持,让这种情况却朝愈来愈严重的趋势发展。
手中有枪又有钱的崇仁天皇,在“大和抚子”的全力支持下,根本就不理会他们军部的反对意见。昔年东京事变对崇仁天皇造成的心理阴影不小,他非常认同李华梅提出来的“天皇必须拥有属于自己控制的财权和军权才能保证皇位的稳定”的说法。
夺人土地如杀人父母,日本人在菲律宾的这种做法,自然引得当地土著的强烈反抗。从1943年起,当地菲律宾人的起义、暴云力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但现在的日本,在“大和抚子”的暗中鼓动下,已经抱定“人死地留腾空间”的想法,也借着镇压当地人反抗,一波接一波地清洗着各地的原驻民,好为未来日本移民进入腾出更多的空间。
牟田口廉也在历史上可是陆军部队中的“名人”,他挑起了七七事变,借此从大佐升成了少将,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在攻击印度帕尔的战争中,面前前线军官发回来的补给不足的电报,更留下了日本陆军史上的一句名言。
“日本人自古以来就是草食民族。你们被那么茂密的丛林包围,居然报告缺乏食物?这算怎么回事!”
也因为这封电报,他后来得到了“鬼畜牟口”的外号。不过这个位面由于七七事变没有发生,加上他本人的大名实太有名,被李华梅记住了,在她的打压下,七年来牟田大佐的职位一直都是大佐,不但没有升职,更一度被赶到地方治安部队去坐冷板凳。
当牟田口廉也正在眼红海军陆战师享受的“天皇亲儿子”待遇时,在日本东京专门为大和抚子修建的神杜里,上百名属于大和抚子的心腹正借着新年拜祭的时机,聚集在神杜的一处密室里悄悄的开会。
第483章 想要造反的崇仁天皇
东京大和抚子神社的一间密室里,聚集在这儿的除了军官外,还有来自商业部门、物流部门的非军方人士,那个少了一只手东京皇家米店店长黑岛仁也在其中之列,他们的身分多是属于中下层的官员。
类似这样的聚会,这两年来每隔一两个月都会在东京的秘密地点进行一次。讨论的话题,不光是军事上的,更多的则是经济上的。
有的时候,天皇崇仁天皇也会出现在聚会场上。对于这些中下层的官员们来说,高高在上的天皇和神明大和抚子般,皆是令他们仰望的对像。每次天皇或者大和抚子出现时,皆能让他们感动得泪流满面。
崇仁天皇出现在这样的聚会上,是其依大和抚子的意见,为了多“接接地气”。按“大和抚子”的说法:“日本的历任天皇,最大的问题就是高高在上,和中下层脱节,仅能通过手下的高官间接地接触中下层。而这些通过一转、二转甚至三四转转到天皇这儿的讯息,往往都是被加工过的,滞后性更是极强。天皇要想真正地执掌日本的一切大权,就必须尽可能多地直接接触中下层。”
以崇仁的精明,这并不是太难理解的道理,化身大和抚子的李华梅很轻易地就说服了崇仁天皇,然后在神社里建了间秘室,来自日本各地的官员可以这里时常可以见到过来“转转”的崇仁天皇,和他会面交谈,让崇仁天皇能更多地了解到中下层的情报。
通过和这些中下层的接触,这七年来崇仁天皇成长了很多,年青气盛的他,也愈来愈有自信,自己能够成为象祖父明治一般伟大的君王。在过这程中,通过和中下层的接触,听着他们的各种抱怨,崇仁同样也对日本国内目前的财阀操纵政府,架空天皇的格局越来越不满——这是很正常的事,年青气盛的皇帝,往往很难理解:皇帝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很多时候,皇帝不过是个符号,是大臣和士绅阶级联合推出来的“代言人”而已,在日本尤其如此。而有野心、有志向的皇帝,往往最不能容忍这种局面的出现。
和中下层官员越来越多的接触,让他了解到日本国内越来越多的黑暗面,心里也越来越想进行所谓的“大刀宽斧”的“改革”。
当时大和抚子提醒他道:
“陛下,你要进行改革,变革,就必须建立起一个以您为中心的全新的利益集团以取代旧的利益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