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大表姐,最大的问题就是过于成熟了,毕竟凯特尼斯是个十六岁的少女,大表姐或许是因为被众多人深度开发过的关系,出演的凯特尼斯说是二十五岁都有人相信。
类似大表姐这样的白人女演员,二十岁左右就很成熟了,说是十五六岁怎么都有点勉强。
这是很无奈的事,十五六岁的演员们,往往是好莱坞处境最为尴尬的一批,就像是很多一直出演女主角到了四十岁左右不甘心退到女配角位置上的女明星一样,能接的戏和角色很少。
这个年龄段的演员,特别是女演员,面对的情况很复杂,演比她们实际年龄小的角色,好莱坞有太多萌到让人骨头发酥的女童星比她们有竞争力;饰演比她们年龄大的角色,基本没有可能;哪怕是出演与自身年龄相符的角色,还要面对十八九岁乃至二十岁出头这部分女演员的竞争,而且后者无论是表演还是心态,比她们优势大多了。
电影的内容也很容易被美国观众接受,简单明了,还带有青春偶像的性质。
在未来的北美洲,帕纳姆国建立在一片废墟之上,它的中心凯匹特位于十二个区的中央。
每年,十二个区都被迫向凯匹特送去年龄在12岁至18岁的少男少女各一名作为“贡品”,参加“饥饿游戏”。
这是一项残酷而可怕的生与死的竞赛,所有的贡品必须战斗到死,最后的幸存者就是胜者
生存是16岁的凯特尼斯的本能,她依靠在十二区围栏外偷猎、采集野果勉强养活妈妈、妹妹和自己。当凯特尼斯代替抽中“生死签”的妹妹参加饥饿游戏时,她明白这对她意味着死亡,如果她想生存,她必须在人性与生存、死亡与爱情之间做出选择。
无论小说,还是电影,与岛国的《大逃杀》都非常相似,电影在国际市场大范围开画之后,岛国那边的媒体少不了议论加炮轰。
但就像曾经的狮门影业一样,相对论娱乐根本不在乎,打跨国官司对方也打不赢。
好莱坞的公司之间,甚至是与北美或者西方世界的其他公司,都非常讲究版权,但这个范围之外的地方,作风就有些霸道了。
比如像《大逃杀》的原产国,好莱坞有多少电影被议论过抄袭他们的动漫或者其他文学作品,但那边的人极少发起版权诉讼,即便有人打版权官司,也很难胜诉。
可以这么说,不在好莱坞划定的圈子之内的国家和地区,好莱坞的游戏规则根本就不考虑他们。
一个无比重视版权和契约的圈子,却不重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版权契约,这在好莱坞也不算新鲜事。
第1118章 应时而生
去年《暮光之城》票房大卖时,业内就对《饥饿游戏》有一定的期待,不仅仅是因为小说来自于同一个作者,还有小说都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霸榜相当长一段时间。
新的时代,也需要符合这个时代的电影和角色。
这个时代的女性角色,也需要符合社会发展的态势。
凯特尼斯就是这样一个应时而生的电影角色。
长久以来,女性往往需要在成功与讨人喜欢之间作出取舍,哪怕是北美这种标榜自由和公平的社会下,媒体和公众也不喜欢吹嘘自身成就很高的女性。
这种情况在近年来有所转变,好莱坞开始出现一些女性自强片,其中女主角的设定,也不再是乐呵呵的傻大姐或者纯粹的花瓶。
盖尔-加朵在《饥饿游戏》当中,就被打造成了坚强独立而不依靠男人的角色,她有一颗与传统女性角色完全不同的勇敢的心,也有因为长期狩猎而训练出的矫健身手,所以她不仅代替妹妹参加这场残酷游戏,还凭借一副弓箭和一手绝技逃出生天。
就像曾经罗南第一次见到琳赛-比尔的面试题一样,出自琳赛-比尔笔下的这个角色,不需要男人来拯救,反而会去拯救男人乃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