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话,贾蓉立刻斥责道:
“如今薛文龙的小命,还在贾雨村的手里。”
“若不谋划周详,被贾雨村知道风声,只怕过不了多久,缉捕公文就会被送到荣国府。”
“到时文龙没命不说,贾家窝藏犯人,同样也要蒙羞。”
“这件事情,必须等那门子来了,取到证据之后,再和政老爷、王统制说,让他们出面解决此事。”
“至于你我,有了察觉此事、捉拿证人的功劳,把自己从这事儿摘出去也就算了。”
“不要没有能力,却偏要搅到浑水里!”
闻听贾蓉此言,贾琏颇感惊讶,只觉得贾蓉的手段似乎有些熟悉。想了一下,他猛然有些发觉,道:
“蓉哥儿,你你这样做,不是和贾雨村一样了吗?”
“都是只想把自己给摘出去!”
心中颇是讶然,似乎从不知道,贾蓉竟然是这等人。
对于贾琏的惊讶,贾蓉并不以为意,道:
“没有能力,当然是首先谋求自保。”
“贾雨村相对金陵四大家族可谓不值一提,所以他在遇到文龙的案子时,首先就是把自己给摘出去。”
“我们两个年轻,即使明面上已经掌家,其实在大事上却说不上话。”
“所以,首先就要谋求自保,把事情交给能决定的人去处理。”
“具体到这件事情上,贾雨村是政老爷他们举荐的,就让他们和贾雨村去斗法。”
“到时,无论结果如何,都伤不到我们!”
即使对贾雨村为人不大看得上,贾蓉对他的能力还是肯定的。毕竟原书中此人从一介白身不断钻营,最终坐到了兵部尚书的位置,行为处事,都有值得学习之处。
所以,这一两年贾雨村在金陵任职时,贾蓉不断琢磨他的手段,观察他对各种事情的处理办法,对于官场的事,认识更深几分。
如今再处理事,果然更为圆滑。
至于贾琏,他对薛蟠其实并非真的关心,只是担心因为这件事情,自己有可能会受到责难。此时听到贾蓉把功劳分给自己一些,把自己从这件事给摘了出去,顿时对这事儿就不太上心了,向贾蓉道:
“就按你说的办!”
“薛蟠是二老爷和王老爷的侄子,他的事情,就让两位老爷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