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雪遥挑了挑眉毛,也就没有再继续问下去。
父母需要留给孩子一些隐私的空间,孩子也当然要留给父母一些隐私的空间嘛!
……
第六十三章 归国
两千年正月初五。
也就是阳历二月九日。
这次为太爷爷祝寿的亲朋好友们大多数都得归国了,莫雪遥她们也不例外。
回去的路上花银银依旧在,不知道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
虽说挺闹腾的吧,但如果没有她这样吵吵闹闹的,和李婉言和雪先生这样性子安静的人呆在一块儿坐那么久的火车,莫雪遥恐怕就要觉得旅途太过无聊了。
车厢里开着暖气,花银银又晕车了,这会儿有气无力地趴在莫雪遥的大腿上闭目养神。
雪先生捧着一本科幻小说看着,因为莫雪遥也想看,所以就让他坐到了自己身旁,两人合看着同一本书,脑袋都快挨到一起去了。
李婉言正拿着寒假时新发的下学期语文课本预习着所有课文,毕竟旅途漫长,等到家了差不多也该开学了。
学习好的人,总是在其他人不知道的时间里默默努力着。
这世界上或许有很多真正的天才,但更多的,还是努力的普通人们。
普通人靠努力追随着天才的脚步,成为了那些还不够努力,或者努力错方向的人们眼中的‘天才’。
莫雪遥和雪先生在看的这部科幻小说,题材方面来说,不算罕见——讲述的就是末日的故事。
末日的故事自古都有,只是古时候是神话故事或者玄幻故事,等到了现代,则披上了一层科幻的外衣,变成了科幻故事。
大多数末日的科幻故事都是不大严谨的,或者说,不够严谨。
毕竟你不可能要求每一位科幻小说作家都是专业的学者,而科幻小说往往涉及到的方面很多,会出现一些疏漏也很正常。
这是一部由国人写的科幻小说,书出版了,但作者却没有署名。
也不知道是保持神秘,还是怕自己写的不好丢人。
反正莫雪遥觉得还不错。
故事讲述了时间到达2022年的时候,地球上发生了各种各样的自然灾难。
山洪暴发,海啸席卷陆地,到处都是地震。
核电站因为这些自然灾害受损或者毁坏,死伤了很多人。
全世界的核电站都需要紧急关停,但关闭核电站并非是摁下一个按钮就好了的事情。
彻底损毁的核电站还必须将正在燃烧的核燃料封存起来,否则如此大量的核泄漏,将会污染全世界。
没有彻底被摧毁的,则要尽可能保持运转,因为人类社会早已离不开电能了。
在这种绝望之下,按照一般的科幻小说套路,总会写很多人类的负面,人性的丑陋,最后什么都无法拯救,人类就在这自私的挣扎中走向了灭亡。
可这本小说没有这么写。
明明那一座座泄漏了的核电站,就像是一个个通往地狱的大门。
但明知道过去可能会死,还是有无数人选择逆行。
普通人也好,人类精英也罢,都在尽自己的努力做一份事。
自私的人固然也有,比如大发国难财的商人;比如传播谣言的邪教;比如故意挑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人类败类……
但在这本书里,能看到的,更多的还是人性光辉的那一面。
有捐献大量物资的商人;也有自发前往灾区帮忙建设临时避难所的工人;还有免费为灾民们提供食宿的普通人……
当然,更有那些不顾危险救治受到核辐射影响者的医生们。
在地质相对稳定,不容易受到灾害影响的区域,各国政府联合建立了暂时的收容所,让幸存的,没有受到影响的人类居住。
即使是在这个大后方,人们也在不断努力着,想要为那些在地狱大门边缘奋战着的人们尽一份力。
人类的奇迹,向来都是由无数普通人创造的。
从来就没有什么拯救世界的英雄,因为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英雄。
每一个人都是平凡的英雄。
几乎彻底被毁的核电站是最危险的地方,但工人们依旧扛着铁锹从核染料的下方挖坑,酷热、核辐射,这些都无法将他们阻挡。
或许概括起来,并不能感受到书中字字句句深刻而立体的刻画。
但莫雪遥却着实是为之而感动着,甚至有一种那确实是真正发生过的事情一样的错觉。
简直就像是在看灾难发生之后的真实记录。
但这确确实实是一部描绘了2022世界末日的科幻小说。
最让她感动的,是书中的几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