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老三不但要送王山河出门,还要一直送他回到望海里的王府里。
夕阳的余晖洒在天竹村的小径上,一老一少的身影缓缓前行。老的是王山河,少年则是被他一直关照的卓老三。
尽管名义上并非血脉相连,但在这黄昏的步履间,却能感受到一种父子般的深厚情感。
王山河微驼的背影,在夕阳下拉得很长,仿佛要包容整个世界。他的步伐稳重而缓慢,每一步都踏得沉甸甸,似乎要将这一生的经验和智慧都印在这泥土之上。
卓老三则显得有些急促,他时而低头思考,时而又快速地望向前方。
“卓老三,我真的把你当我的儿子般看待。”王山河的声音低沉。
卓老三的身体微微一震,他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转头看向王山河。
王山河道:“我一直感恩你将我从太姥山上背下来的事,我这条老命是你救的,未来我那茶厂、茶行,都有你的份儿。”
王山河,这个在望海里家财万贯的茶老板却带着一份深深的忧愁。他原本有一个儿子,那个年轻的生命曾在这个家庭中焕发出无限的活力。他娶了媳妇,生了孩子,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然而,命运却总是那么捉弄人,一场病,就那么无情地带走了他的儿子,留下了孤儿寡母。
王山河的心中充满了痛苦,但他知道他不能倒下,因为他还有家人需要他的照顾。他看着儿媳妇和孙子,心中充满了愧疚。他想给她们一个更好的未来,他想找到一个能够承担起这个家庭责任的人。
这时,他想到了卓老三。这个少年虽然年纪还轻,但却有着一颗成熟而坚韧的心。他勤劳、聪明、善良,是王山河心目中理想的人选。更重要的是,王山河看中了他的品性和潜力,相信他能够成为这个家庭的新的支柱。
于是,在这个暮霭沉沉的黄昏时分,王山河带着卓老三走在去集镇的路上。他们踏着夕阳的余晖,一同走向那个熟悉的家。王山河的家丁们远远地跟在身后,他们知道这是一次重要的旅程,也是两个不同世代人的心灵交融。
王山河看着卓老三那坚定的眼神和挺拔的身姿,心中的忧虑渐渐消散。他知道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他轻声地说:“卓老三,我真的把你当我的儿子般看待。”这句话中蕴含了他所有的期望和信任。
卓老三听到这句话时感到十分震惊。他没有想到会收到这样的荣誉和责任。他深深地看了王山河一眼,有些感动。
不,是很感动。
“王老板,老三何德何能?”
王山河还没有把自己内心要招卓老三为婿的想法说出来,所以卓老三的感动就很纯粹。
“老三,你只要记住,我当你是儿子,老王家就是你的家,茶厂、茶行都有你的份儿,你要把自己当作王家、茶厂、茶行的主人,你要为茶厂的前途谋算呀!”
卓老三想,自己的理解应该不会有错吧,王山河在提醒他,去跟陆羽学茶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王老板是让他去偷师的,而不是让他真的去当陆羽夫妇的学徒。
在“香茗雅叙”学做茶的日子,卓老三的确忘记了这茬了。
此刻,被王山河提醒,卓老三的内心是矛盾的。
王山河希望卓老三能够去偷师,去学习陆羽不为人知的制茶技艺,去了解“香茗雅叙”订单暴涨的原因,好回来帮衬王家的茶行茶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