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其实也认同林冬的社会责任感一说,从利益的角度来说,如果真的能够把这个打造成招牌,这就是一张免死金牌啊。
就算以后不小心犯点错误,换做别人家,可能直接敲几棍子,让你损失几个项目也不是没可能。
但如果是一家印象特别好的企业,说不定也就是摸摸头的事。
林冬没反对,他能看到的仅仅只是翻炒之后,带来了更多的经典文艺片来坑他的钱。
其他的一概无视。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文艺片都会主动跑过来接受这种安排。
更多的电影,还是会选择正常上映,让市场来验证它们究竟值多少钱,说不定就能创造奇迹呢。
毕竟当年的《石头》仅只三百万的投资,就拿到了六千万的票房,而《泰不容易》三千万的投资,收获了十二亿的票房。
杜启喜这种买过来只在自家影院播出的模式,可能也就《路边野炊》这类小成本,零卡司,根本就没打算让人看懂的片子才会选择。
第445章好人有好报
比如许爱华,尽管她也知道自己的电影可能票房不会尽如人意,但是本着对演员们负责的态度,她还是会坚持走常规的流程。
“她要出新片了?”林冬眼睛一亮。
这位女士也是一个能赔钱的主啊,纵观她几十年的导演生涯,就没几部是赚钱的。
这并不影响人家在影坛的地位,毕竟她捧出了一大堆影后。
电影圈有种说法,说,纵观整个圈子,有俩人是最能捧影后的,一个是陈可欣,另一个就是许爱华。
比如汤玮,她先是2011年和陈可欣合作《武侠》,喜提金像奖影后提名,随后立刻在2012年拍摄许爱华的《萧虹传》,就是克莱斯特投资的那一部,然后得到了金马奖和金像奖影后双提名。
“她是在筹备新片了,也问过咱们这边,不过被我拒绝了,”杜启喜解释说道:“她的新片定了周薰女一,其他主要阵容也都差不多了,塞不进去什么人,又赚不到什么钱,咱们没必要凑这个热闹啊。”
《萧红传》的巨赔,让许爱华再一次证明自己没有商业价值。
即便是杜启喜这样瞎了的,也能判断出来。
大卡司什么的,根本救不了许爱华。
“七喜哥你这样就错了,”这么赔钱的买卖,怎么可以错过,林冬赶紧的对杜启喜进行洗脑:“咱们不是说好了要扶持文艺片吗,为什么《路边野炊》你能扶持,许爱华的电影你就拒之门外?”
“许爱华虽然拉投资难了一些,但是也没毕乾那么难啊,那些确定出演的演员,哪个背后没有资本势力,如果没人出手,他们最终还是会硬着头皮拿钱的。”杜启喜解释道。
林冬有点头疼。
杜启喜说的不无道理啊。
克莱斯特既不能赚钱,又不能塞人进去拿奖,为什么要做这个冤大头。
人情什么的不足以作为交换的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