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你也可以说它们的本质从来没变过。
只是开始把逐利放在了发展的前面。
它们凭借自己资金、技术、资源等优势,建立行业壁垒乃至决定行业标准。
与传统垄断企业不同,“垄断互联网企业”垄断的不是“市场”,而是“用户”,这就是平台的魔力:将用户导入到新平台,就可以创造千亿市值的新集团。
电商、外卖、共享单车、打车、社区团购莫不如此。
也正是因为这种线上互联网帝国可以没有边界的扩张、没有限制的重生,用户最终沦为计算机里面的一个字符,他的行为、思想、习惯都可以被引导着“修改”。
也许你知道当你点外卖的时候,外卖软件会根据判断你是否是老用户,而判断该给你多少面额的优惠券。
也许你开了会员之后,你点外卖的配送费就莫名其妙的变成了六块八块。
但你很难想象当你使用某款浏览器搜索引擎的时候,它会根据你在其他软件上的使用痕迹来判断你“可能要搜索的内容”,并给你推荐相应的广告。
猫厂其实也有类似的功能。
它做的也是用户生态。
但是猫厂始终秉承着一个企业的责任感,从来不会用压榨用户和垄断市场的方式来达到盈利目的。
恰恰相反,它的大数据采集有一种奇怪的“扶贫”逻辑。
比如,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一个月拿着两千的实习工资,要支付六百块的房租,还有交通费电话费等等。
点外卖的时候,各种比较想要寻找十块钱能吃到肉的店铺。
这个时候,她大概率可以收到一张天降横财的红包盒子,里面会有不少的优惠券。
满二十减十五这种都有。
二十多的外卖,不少都已经有不错的质量了。
猫厂经常联合商家做活动,但绝对不会去压榨商家,大数据同样解决了商家的成本和盈利等问题。
商家原本一个月能净赚十万,猫厂的活动只会让商家赚的更多。
绝对不存在两头压榨的情况。
也不存在二选一。
所谓的二选一,就是你上了我的爱屁屁,你就不能再参加团美的。
无所谓,猫厂从来都不管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