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事业才刚刚起色没多久。
按照他的规划,先用假货打开局面,等融资多了,就从良,主要做下沉市场,到时候必然能从某宝某东喵爪手里分一杯网购的羹。
却不料,那边王阔说要打击假货。
这边林冬说要规范流量,不让盗取用户信息。
那还玩个屁啊。
他们的用户,基本上都是偷来的,直接偷通讯录的那种。
买个东西发幸福一家人群。
亲朋好友砍一刀,就都成俺的用户了。
“难不成大家都要去做实业不成?”有人开玩笑的来了一句。
但迎接他的并不是哄笑。
都沉默了。
包括二马也都不知道该说点什么来缓和气氛。
互联网是非常强大的杠杆,经济和社会状况的优缺点,都被加速或者放大了。
在经济方面,互联网在流通环节互联网体现出很强的优势,渠道扁平化和营销多样性降低了流通成本,刺激了消费。
然而,平台和的工作重点,也放在了压缩成本、降低售价以及营销方面,对质量和安全等方面的关注度降低,更缺乏资源投入到研发创新方面。
在社会方面,“利己主义“和“猎奇心理“,再加上人脑的“负面偏好“机制,会导致坏信息比好消息能引起受众更多的关注、更深入的联想以及更广泛的传播,也就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各类互联网企业为了追求点击率、曝光率、知名度,无论善恶,不分美丑,招数越来越低俗,道德底线不断被刷新,没有最低,只有更低。
于是,经济层面的郑策向互联网倾斜,得到的回馈是眼球经济、虚拟经济、股市虚高。
舆论文化的郑策向互联网倾斜,得到的回馈是负面新闻甚至谣言大行其道,信任感和安全感进一步降低。
这些情况的形成根源也许并不在于互联网,但是互联网的杠杆作用和放大效应,却往往造成雪上加霜,局面失控。
在座的很多人都懂。
但是他们为了不同的目的,都选择忽视这些隐患。
猫厂的种种表现,才真正代表了互联网企业的社会责任:办网站不能只追求点击率,电商平台必须积极防范假货售卖,搜索排名不能谁给钱就排名高,社交媒体不能让谣言满天飞。
猫厂真的都做到了。
现在,它开始要求别人也一样做到。
你做不到,就是它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