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寥寥一些声音帮助张略辩解,说这是国产电影的一次勇敢尝试。
但是观众不买账啊。
尝试啥尝试,要想拍这种大片,抄新蜀山不就行了吗。
要特效有特效,还是咱们自己的化。
用得着去舔好莱坞?
要知道,新蜀山在北美的票房也有九千万美金呢。
而前一天上映的捉妖怪2则力压长城,继续独领十二月电影票房风骚。
这部电影秉承第一部的剧情,算是对原有世界观的扩展。
基本上都是原班人马打造。
导演原本是打算找一些大牌加入的,但是被林冬给阻止了,因为他不想和那些所谓的大牌合作。
基本上都是为了捞钱,何必非要自找不自在。
更何况,当时的捉妖怪2已经结算过了,那时候系统还没规定可以二次结算,林冬自然就很认真的做电影了。
现在捉妖怪3也已经开始提上日程。
这个系列的版权在克莱斯特手上,必然是由克莱斯特进行主导,制作、发行、特效都是用克莱斯特这边的人马。
只是算不得是克莱斯特的项目而已。
林冬不打算用公司的名义投钱了,到时候他自己投资一点,比如一千万,然后其他的吸纳外来资本进行操作。
这个系列已经有完整的世界观,站那边的周边也能做起来了。
林冬对导演徐成易的要求就是不要讲究票房,一定要确保质量,千万不要为了钱,为了捧人把口碑给做坏了。
那些拿了钱想塞人的资本,赶紧滚蛋。
徐成易以导演的身份,外加出品方一员,参与分成票房的10,但是与此同时,他也会拿一部分导演费,就算是电影扑街了他也不至于一无所获。
万一这一部为了做口碑,票房扑街了。
下一部如果没有人投资,克莱斯特会继续出钱。
总之,就是你要是能赚钱,咱就让其他资本进来,你要是能赔钱,我们克莱斯特帮你兜着。
徐成易通过前头这两部捉妖怪已经有了不菲的身家。
其实,电影就像是他的孩子,他也不想毁掉自己的孩子,但是他又必须要得到资本的支持,才能让自己的孩子活下去。
现在克莱斯特帮他兜底,他就没了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