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期入场的还有某鹅。
只是他们出的钱更少,还没猫厂多。
面对唐僧问答的压力,某乎又到了不得不进行融资的时候。
融资这东西,有的是几年融资一次,有的是几个月融资一次,从周期方面来看,当然是越短越好。
这也就意味着项目发展迅猛。
你一个项目年融资一次,资本对你根本没啥兴趣。
比周期更让人在意的,其实是估值。
如果估值提不起来,那是万万不能融资的,因为你很快就会发现这个项目不是你的了。
c轮的时候,某乎估值才3亿美金。
而天天头条完成d轮之后的估值是110亿美金。
这差距有点太大了。
现在某乎又能估值多少呢?
资本市场反应的极其冷淡,不能变现,也没有太大流量,更何况,它还遭受着视频内容的重击。
互联网未来发展潮流之一毫无疑问是视频信息流。
随着手机的更新换代,网速越来越快,流量越来越便宜,长视频、短视频都将逐步扩大它们的用户时长。
就连某乎的营收大头广告这一块,其实也做的不那么顺利。
远远比不上直播带货。
你让答主怎么帮你带货,小软文写出来,逃不过某乎用户们的火眼金睛,他们的人生经历丰富的令人发指。
然后就是知识付费。
随着2016年的知识付费浪潮席卷而来,某乎创始人据说在一次互联网大佬们的聚会上手舞足蹈,认为借这个浪潮,某乎将成为bat之外的第四家互联网巨头。
然后相关的付费产品纷纷上线,全方位无死角试图将高能用户转化为高盈利收入。
可惜效果非常一般。
根据裴潜龙拿到的股东财报,某乎核心的知识付费产品账面收入大概在7000-8000万之间,2016年二季度,每月收入都能破1000万,可到了四季度,每月收入仅为300-400万之间,下降非常大。
现在支持某乎运营收入绝大部分,仍然来自广告。而且为了财务报表的好看,尤其是眼下马上要进行新一轮融资的时候,某乎的广告投放几乎到了“变态”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