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重点夸奖了林冬。
说主演对小马内心的揣度、研磨是极其精准的,表演的张弛力和分寸感也拿捏的恰到好处。
他是一团压抑着的火。
暗黑、抑郁、甚至捎带颓废,却又不乏一点点暖光。
这种夸赞很莫名,很激励。
让林冬有种老乡要带他飞的错觉。
该不会真的可以拿到影帝吧。
威尼斯电影节的影帝,虽然比戛纳和柏林稍微次一点点,但是比金马和金像都要强一些。
那才是名副其实的影帝。
这种不错的评论口碑很有用。
第二天的两场,也基本上保障了八成的上座率。
杜启喜有些失望。
他还以为能够满座,甚至有观众会站在走道来膜拜这部电影。
真特么想多了。
一个威尼斯,一共才两万不到的居民,就算电影节期间会有不少人赶来,加一块也没三万人。
三万人里面能有多少是来看电影的。
六个展映厅。
又会有多少人挤到一个展映厅里面去看艺片。
能保持两百人一场的观影人数,推拿足以傲视百分之九十的展映影片。
“冬子,其实如果不是你,我这部推拿真的就废了。”杜启喜情绪依旧不怎么高。
“七喜哥,别这么说,拍的蛮好的。”
林冬安慰的倒也真心诚意。
杜启喜这人本事不大,但是他有一个好处,就是他不乱搞。
不乱搞男女或者男男关系。
也不乱搞自己不懂行的电影拍摄环节。
他找的摄影师很牛皮,给他提了不少摄影层面的建议,这货竟然不顾一个导演的尊严统统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