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 以和为贵(1 / 2)

凤穿残汉 黑色柳丁 2891 字 11个月前
🎁美女直播

,最快更新凤穿残汉 !

小说下载htxt/a小说下载htxt xiashx

诚然段芝陡然认真样子让蔡吉多少有些不习惯。但她相信像段芝这样人一旦许下诺言就不会轻易违背。毕竟现下蔡吉手头上要处理事实是多,能分包出一件算一件。既然火药研制有段芝全权负责,蔡吉便乐得坐收其研究成果。何况就算段芝不慎将火药方子泄露出去,蔡吉亦不觉得会造成啥大麻烦。须知就算蔡吉此刻不引入用火药打仗理念。历史上到了公元228年,即魏明帝太和二年,魏军照样会陈仓用火药武器“火射连石”击退诸葛亮统帅蜀军。故而火器出现对东汉末年来说只是早晚事。

事实上,蔡吉火器研制上真正握有优势,并非黑火药配方,而是来自后世积累数百年热兵器知识。正如自两汉出现火药雏形,唐宋火药完善,直至明清火药成熟,中国火药文化虽源远流长,但军事应用上却远不及欧洲人。以至于千年之后作为火药发明人中国竟被欧洲来后起之秀用长枪大炮撬开了国门。究其原因还是于中国人对火药火器应用一直停留经验学层面,而不是像欧洲人那样形成一套系统科学。

以火炮为例。早公元12世纪,宋代就出现了以巨竹为筒管形喷射火器──火枪;13世纪,又出现了竹制管形射击火器──突火枪。到了元代,中国已经制造出古老火炮──火铳。而明朝时中国不仅设有“兵仗”、“军器”二局,分造火器,仅正德到嘉靖年间156~1566制造火炮就达数十种。什么“虎蹲炮”、“攻戎炮”、“无敌大将军炮”、“毒火飞炮”、“飞摧炸炮”,听着琳琅满目怪唬人。可具体一研究却发现这些所谓火炮大多是用来发射铁弹子或是用来纵火,不仅杀伤力有待商榷并且造价还很高。且从明清两朝引进推崇欧洲火炮,就可以看出本土研制这些名字花俏火器实战中效果确实不怎么样。

反观欧洲14世纪上半叶制造出发射石弹火炮。16世纪前期,意大利数学家nf塔尔塔利亚发现炮弹真空中以45°射角发射时射程大规律,为炮兵学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16世纪中叶,欧洲出现了口径较小青铜长管炮和熟铁锻成长管炮,代替了以前臼炮。还采用了前车,便于速行动和通过起伏地。16世纪末,出现了将子弹或金属碎片装铁筒内制成霰弹,用于杀伤人马。16年前后,一些国家开始用药包式发射药,提高了发射速度和射击精度。17世纪,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弹道抛物线理论和英国物理学家i牛顿对空气阻力研究,推动了火炮发展。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位期间,采取减轻火炮重量和使火炮标准化办法,提高了火炮机动性。1697年,欧洲用装满火药管子代替点火孔内散装火药,简化了瞄准和装填过程。17世纪末,欧洲大多数国家使用了榴弹炮。可见欧洲火炮发展思路清晰,目标明确,且拥有理论体系。

蔡吉既然拥有一千八百多年后知识,自然不会再走华而不实老路。正如蔡吉或许不认识nf塔尔塔利亚,但她一定知道火炮45°射角发射效果好。蔡吉或许不是很清楚古斯塔夫二世战绩,但她多少知道炮兵应该独立。

总之眼下蔡吉只是向漫长热兵器之路迈出了很小很小一步。之后热兵器研制,以及对冷热兵器混战战术研究,还需要蔡吉同这个时代俊杰们共同努力才行。倘若现下只为一张小小配方单子就瞻前顾后,那蔡吉与历史上那些藏私炼丹术士也就没啥区别了。

故而蔡吉与段芝商讨了一番火药制作方法之后,便起身告辞打道回府了。或许是之前徐州达成共识起了作用,这段时间段奎对蔡吉监视放松了不少。当然也可能是段奎这会儿正忙着利用蝗灾兼并土地、招纳壮丁,没空来管蔡吉做些什么。

总之当蔡吉回到太守府时,再也没了那种被人暗中窥视感觉。于是回到后院之后,她立马就让铃兰去把张清找来。话说,自打上次交代张清留黄县暗中,也已过去大半个月了,蔡吉对这大半个月来黄县发生过什么事还是很感兴趣。

不多时张清便来到房外向蔡吉行礼道:“小主公,找清有事?”

“张大哥,无须多礼。进屋说话。”蔡吉将张清引入房就坐后,沉声问道,“不知吉离开这段日子里,黄县可发生过像长广县那般克扣灾民口粮之事?”

张清听蔡吉这么一问,低头想了想后作答道:“回小主公,派发粮食一事由管郡承主管倒并没有发生克扣口粮之事。不过自打小主公提出以工代赈之后,不少饥民纷纷涌入黄县。黄功曹派人将这些饥民圈于城外。每日先让段老带着富户入营挑选青壮,再由其带衙门胥吏入营招纳丁口屯垦官田。”

蔡吉听罢张清回答,亦想起了当日回黄县后,城外看见营地。当时她只当这是管统、黄珍等人为了便于管理饥民而设置难民营。甚至还心中暗赞管统、黄珍等人不愧为老官僚,比起刘备小沛那般随意放难民入城,黄县做法可算是老练多了。然而此刻看来黄珍举措可不是便于管理如此简单。

“那眼下营中岂不是只剩下了老弱妇孺?”蔡吉皱起了眉头问道。

“确实如此。吾听衙门胥吏私下里说,哪怕是壮妇均已被段奎等人挑走。营里只留一些十四岁以下孺子和实无法劳作老者。管郡承虽也向这些人提供些口粮。可每日任有挨不过去饥民从营里被抬出掩埋。”张清说到这里又冲着蔡吉勉强笑了笑劝慰道:“小主公莫叹息,汝此番能救下如此多百姓已实属不易。须知眼下中原可到处都是人吃人惨象啊。”

张清一番劝说,让蔡吉心头哽塞之余,亦无奈地接受了事实。确实,这是万物为刍狗汉末乱世,妄图拯救每一个人想法是不切实际。蔡吉能做只是自己力所能及范围内大限度地帮助她所能帮助人。因此这会儿蔡吉当即暂时抛开了对饥民怜悯,只站自身利益立场,对张清下令道:“张大哥,汝去查查营里现下还剩多少饥儿。只要不病不残,无论大小、男女都给吉领来。”

“小主公,这是要收养饥儿?”张清抬头问道。

“没错。吉还想请张大哥为吉从饥民中招募一些工匠。却不知现下还来得及否?毕竟汝也说青壮都被段奎等人挑干净了。”蔡吉低头思虑道。

见此情形张清倒是一拍胸脯笑道:“小主公放心。段奎等人仗着蝗灾将价压得很低。故有一些饥民不愿卖身为奴,只肯领点口粮为县城修城墙,待到熬过蝗灾之后再行返乡。这些人大多都被管郡承安排了西城住宿。据说这其中就有不少人是工匠。”

果然如此啊。听罢张清解释蔡吉不禁心中得意地暗笑。要知道这会儿蔡吉手中并无多少闲钱。倘若灾荒一开始就出资招人,那身为一郡之长她必定得为救灾豪绅做出表率。这样一来,出多了蔡吉承受不起,出少了又容易被人诟病。甚至还会被段奎等人当做压低工价借口。所以这一次蔡吉只能无奈地小人一把。让段奎一伙人先招人,等他们将价格压到极低之后,蔡吉再此基础上加点钱来招人。虽然如此一来会让段奎等人将大部分壮丁招走,但蔡吉从一开始目标就是儿童与工匠。何况她相信总会有人拒绝此种乘火打劫行为。而照张清叙述,事实也确实如此。

“那就有劳张大哥了。工匠工钱可比段奎等人高一些。若不想签死契,签活契也行。总之先将人留住再说。”蔡吉拍板决定道。她看来所谓死契活契都不是问题,只要能把人招来,她就有大把法子让这些工匠死心塌地跟着自己。

张清听蔡吉颇有不计成本招人意思,不禁向她提醒道,“小主公,收养饥儿、招募工匠皆需花费大笔钱粮。小主公任职不足一年,尚未支取俸禄。恐一时负担不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