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赵明诚是真正懂得赏这“桂花”之人,或许,如今的一切,都会不同吧?
望着已经只剩一个小黑点般背影的韩世忠,我想:如果李清照嫁给的不是懦弱文人,而是这样一个血性男儿,会不会,一切都不同?
还好,赵明诚不是韩世忠,没有守住自己的爱人,亦没有守住爱人的心。所以,我李师师,便当仁不让。
或许,我该谢谢他。
当晚,自是又一番缱绻情意。
翌日,我们开始商讨献宝之事。
我跟清照,都认为韩世忠的建议可行。
只是,这大宋的皇帝却是个奇葩,东奔西走逃窜,根本没有稳定的落脚点。
这让我们很是犯难。
关键时刻,反倒是清照硬气:“这些古物珍藏本就是我大宋的,自然该还归大宋。只要不落在金人手里,便是千里追驾又何妨?”
好吧,我没有清照的气节。但也不会拖她的后腿。
虽然知道追那个没头苍蝇一样乱窜的宋高宗很为难,但还是支持了她的做法。
就这样,我们跟着宋高宗的圣驾,一路或马车或舟楫,辛苦跟随。然,他们前脚到某处,屁股还没坐热,后脚就又奔向了另一处。所以我跟清照竟是追了很久都没追上!
最终,我跟她都有些泄气了。
“清照,你觉得,追这么个东躲西藏的软蛋皇帝,真的有意思么?”
她也是苦笑。
最终,我们找了个地方定居了下来。
准备等时局安定了,再送给靠谱的朝廷。
我李师师虽已隐姓埋名,但李清照却是大名人。
定居后,很多人都来拜访,有官,也有商。不过显然,很多人都是为这些金石而来。
有开价想买的,也有用官威威逼利诱的,但清照都一一顶了下来,就是不肯松口卖东西。
这时,唯有一人上门,是求教诗词。
别说清照吃惊,连我也有些吃惊了。
在这样的乱世,还有人有闲心来谈诗论词,倒是难得。
这个人,是一个小官,叫张汝舟。
听清照说,张汝舟倒是读过些书,但没有才气,用词粗俗,不过人倒是忠厚。
尤其,有一次家里失窃,外围的几间房子被掏空了,失去不少金石古玩。而张汝舟代为追查,居然真的寻回来几件,据说还是他高价在市场上买回来的。清照给他银子他不收,说是给能为第一才女办点事,已经很是荣幸。
这样慷慨无私心的人,倒是真的难得。
不过,我对他仍是有些猜疑。毕竟,穿越几世的争斗让我对人总是留了个防备之心,且相由心生,我总觉着这张汝舟看着不够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