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伙,燕地的事情,都只能算是小事。
朝廷这是出了什么天大的事情?
杨士奇忧心忡忡的说道:“这几个月来,朝廷的财政本来颇为宽裕。”
“但是从上个月起,各地物价上涨极快,一些州府出现了以物易物的现象。”
“南京附近出现了购买和囤积粮食的奸商,户部正在调查,准备严办。”
朱允熥打断杨士奇的汇报:“土地价格是不是开始暴涨了?”
杨士奇点点头:“陛下圣明......眼下江南土地价格普遍上涨,一些地方的良田出现了翻倍,其他的田地也都上涨了不少价格。”
朱允熥嗯了一声,向杨士奇赞许的点点头,但却没有做出任何指示。
虽然杨士奇和杨荣是古代人,但他们能够从物价看出危机,算是非常聪明了。
最难能可贵的是,在诗文当道的古代,杨士奇能够拥有对数字的敏感性,不愧是宰辅之臣。
而杨士奇絮絮叨叨说了那么多,在朱允熥的脑海里,其实一个词语就概括了。
——这个词语叫“通货膨胀”。
大明的民间以铜钱为主要交易货币,官府、商人,则是以银子为交易货币。
至于黄金,在大明虽然值钱,但并没有进入货币流通。
朱允熥当政之后,捕杀了一大批贪腐官员,通过抄家和没收非法所得,获取了大量的白银和黄金,为各大工坊和武器制造打好了基础。
因为这笔钱迅速的使用出去,所以通货膨胀的效果并不明显。
后来朱允熥远征倭岛,战事持续半年。
这半年间,四海商社将移民、武器、粮食运往倭岛,支援大明皇帝的战争。
四海商社是纯粹的生意人,他们回大明的时候,自然不可能空手而归。
于是,一船船的金银、奴婢,被运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