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梅前瞻的贪婪,看起来好笑,甚至颇为可耻。
但恰恰是这个品质,才会让梅前瞻成为一个优秀的商人。
商人逐利,才会不断考虑如何提高工艺水平,如何研发新的产品。
反之,像胡一平这样以前当文官的人,即便成了商人,也是在考虑如何搞好人情世故,将金钱和时间投入到这种应酬之中,而非去提高工艺、累积实业。
倒是梅前瞻这样看似贪婪的奸商,没准能够推动资本和工业的萌芽。
沉吟片刻,朱允熥看了那个卫戍军的将领一眼:“黄伟,吃完了没有?”
那个将军连忙站起来:“陛下,末将吃完了。”
“吃完了就赶紧滚蛋!”朱允熥笑着说道:“下面是文官的事情,跟你这个武将没关系,赶紧滚!”
黄伟如蒙大赦,连忙跪下磕头告退。
胡一平心领神会,让院子里的仆人丫鬟统统退下。
寂静的院子里,只有东厂的高手站在花树的阴影中,宛如几个悄无声息的幽灵。
朱允熥向梅前瞻说道:“老梅啊,从倭国抢来的银子,是你一船船运回来的。”
“现在国库有多少银子,你应该比户部尚书都清楚吧?”
梅前瞻略有些得意的说道:“国库之中,现在应该有存银三千万两以上。”
胡一平吓得手一抖,酒杯叮当一下落在桌上。
大明的赋税并非以银钱和铜板作为唯一的标准。
米、麦、银、钞、丝、棉、马等等,都是赋税的组成部分。
一部分赋税在地方官那儿,就已经核销地方官员的俸禄和衙门的支出,剩下结余的再送往南京。
所以大明的赋税挺多,但每年结余入库的,也就两百万到四百万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