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这边又派了一些新兵过去,漫山遍野的捕杀抗明志士。
倭国已经元气大伤,朱允熥的注意力自然也就不在那边了。
如今的朱允熥,上午处理朝政,下午则是经常去工坊,查看武器研制和机械改良的进程。
今天下午,工坊展示的是一款改良之后的织布机。
这次对织布机的改良,主要是将梭子改为飞梭。
从唐代开始,民间的织布机都需要手动将梭子在布料的经线上往复。
这种操作方式,织布的效率慢,还偶尔会出错,影响布料的美观。
民间的少量织布没有太高的要求,所以也就凑合着用了。
如今大明的苏杭一带开始出现了比较大的纺织作坊。
集中生产之后,纺织作坊获利甚丰。
所以朱允熥打算把纺织机改良,让织布变得更快更好。
当然了,为了节省资源,朱允熥的计划是“改良”。
只要稍加改动,就能让民间的织布机提高效率,这样才是最优化的做法。
工匠们的研究了半个多月,对织布机做了些小的改动:工匠在梭子上穿了个洞,将它固定在一根滑竿上,然后用传动带和木踏板形成循环操作。
正在做试验的织女,已经不需要两只手去忙碌,可以单手单脚来操作改良后的织布机,空闲的一只手还能干点别的事。
最妙的是,随着织女的踩踏动作,飞梭被踏板拉扯,在经线上自动完成编织纬线的动作。
改良后的织布机,起码比原来快了两倍!
朱允熥站在织布机旁边喜动颜色。
古代人讲究衣食住行——“衣”排在首位,对百姓的安居乐业极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