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驾直入皇宫,禁军和锦衣卫在皇城内驻扎。
风尘仆仆的朱允熥回到宫中,让人把杨士奇等人请来。
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人的能力当然是没问题,唯一欠缺的,可能就是年龄。
与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三杨”相比,现在的三杨还都是二十五六岁的年轻人。
朱允熥看了看桌面上堆成小山的奏折,他笑着说道:“行,有什么困难尽管说吧,大明现在有信心、有能力解决一切问题。”
杨士奇率先开口说道:“启奏陛下,如今各地官员出现大量不足,抽调官员前往倭国和高丽之后,大明境内的大小官吏,实缺......四千三百多人。”
朱允熥本来以为顶多就是缺点儿地方官,没想到杨士奇一开口,居然缺少四千多官吏。
见三杨看着自己,脸色颇为古怪,朱允熥不禁恍然大悟。
大明的官员,先是在靖难之役中死了不少。
然后,官员在朱允熥雷厉风行的反腐中咔嚓咔嚓的砍了一波。
再后来,又抽调大批官吏前往倭国、高丽、北地。
这么一搞,官吏的数量不紧缺才怪了。
朱允熥看了看忧心忡忡的杨士奇,他心中忽然冒起一个念头。
缺少官吏,也许正好是个机会......
杨荣上前禀告:“陛下,南方各地的趋于缓和,北平之战托陛下洪福,几乎兵不血刃就收复了北平,实乃大明之福、陛下之福......”
朱允熥笑着说道:“好了好了,你可以说‘但是’了!”
杨荣苦笑道:“......但是商社之中出现大量囤货、扫货的现象,以苏杭为例,今年的生丝收购,被两家商团把持,将农户的生丝扫荡一空,然后再以高价卖给制造局和纺织户,从中牟取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