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低估了那些写小说的人挖空心思寻找的脑洞,以及为了逻辑自洽所构建的庞大世界观。
想想,某人为了自己的小说里能够有一个合理的银矿理由,竟然给维基百科编辑了206个词条,修改4800次,写了上百万字的资料,而且十年时间里,竟然没有一个人发现他的问题!
更搞笑的是,许多人在写论文或者编资料的时候,都引用了这些词条!
想想吧,这个人的脑洞能有多大!
折毛真厉害!
光看他编写的那个为了这个卡申银矿进行了数次战争,就够专业的人士研究一阵子了。
再折回来,正因为如此,所以当朱羽和冉杰抛出网络小说写手们构建的关于香火数量来论神佛能力的体系的时候,宏愿大师就懵了。
还能这么论吗?
真要这样的话,那牛头神不很灵验,还真就说得过去!
看着宏愿大师一会儿点头一会儿摇头的样子,王薇有些担心,她轻轻碰了碰冉杰:
“你们这样忽悠老和尚不太好吧?”
“有什么不太好的?”冉杰看了她一眼,“我们说的也没错啊。本身这也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嘛!从咱们的历史上看,那些灵验的神佛不也是信众诸多嘛!”
王薇张了张嘴,想要辩解,信众多不是因为他灵验才多的吗?
不过想想这就是鸡和蛋的关系,没办法辩。
也就随他了。
“两位施主的话让我略有领悟,请到后院禅房一叙!”
老和尚这就客气得很了,而且说话也不那么随便了。
朱羽还没答应,王薇就有些急了。
事情不带这么来的啊!
她是计划好的,今天参观完家庙,趁天没黑就赶回去,天黑到了熊本县,明天她和男朋友还有活动呢!
这老和尚要把人请过去说话,谁知道聊多久?
这计划不就被打乱了吗?
“芽子小姐,你可以在庙里转转,不过你放心,我会招待好两位先生的。”老和尚想起了王薇,又说了一句,“不过庙里不能乱走,有些地方不太安全。”
他这么一说,王薇刚想说的话就被岔到一边去了。
朱羽和冉杰两个倒是巴不得和老和尚多交流一下打打机锋,耗费一下时间,等到了晚上也好行动。
老和尚的禅房也很简单,就是一个土炕,上面有个炕桌。里间是厨房,老和尚把朱羽和冉杰请上炕桌,然后倒了茶,便开始询问起香火的问题。
其实朱羽也看得出来,老和尚也不傻,只是把朱羽冉杰他们所说的这套理论,当成了一个可能的研究方向。
无论哪一个宗教、理论流派,其理论都是不断完善、自我进化的,不然的话,就只能自然消亡于历史长河中。
而许多可能会消失的理论,可能在其中产生新的分枝后,又有了蓬勃的发展。
传播的越广的东西,其影响也就越深远,这就和朱羽冉杰所说的香火理论异曲同工。
想想华夏的神话体系,现在在普通老百姓中都成什么样子了?
许多人还觉得西游记里所记载的那一套神职体系是正统的呢。
而西游记里的神职,和封神演义里的神职有些相通之处,为什么呢?因为两者写小说的有借鉴的。
而西游记本身也是从唐时的小说一步步收集资料,汇总了许多杂剧话本最后形成的。
这其中的神职体系本身只是作者根据以前古书的记载加上自己的想像写出来的。
但因为其传播的广泛,几乎就成了许多老百姓脑海里华夏神职的标准。
封神演义也是一样的。
而许多现代小年轻对于华夏古代的神话传说,更偏向于网文总结的那一套洪荒体系,甚至把这个作为华夏神系的标准。
但谁说得准呢?也许网文因为传播的更加广泛,几十几百年后,老百姓可能会以这套体系为标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