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醒早上刚起来,还在卫生间刷牙的时候,门铃就响了。
打开房门一看,是节目组的跟拍组。
跟拍编导打招呼道:“方老师早,过来拍一些日常镜头,方便吗?”
方醒拿下牙刷,问道:“刷牙要拍吗?”
“如果方老师不介意,也可以拍。不过,方老师放心,镜头如果不够帅,不会剪进正片的。”跟拍编导答道。
作为跟拍编导,只要嘉宾不介意,她什么镜头都想拍,素材越多,她的任务越成功。
至于后期会不会剪进正片,那不是她的工作范畴。
方醒将跟拍组让进房间,然后回到卫生间继续刷牙。
刷完牙之后,方醒一边洗脸一边问道:“几点开始彩排?”
“方老师的彩排时间定在上午十点,还有两个小时时间。”跟拍编导回答。
方醒洗完脸,探出头来问道:“今天的补位歌手是谁?”
“这个要保密。”跟拍编导笑着摇摇头。
“那你告诉我,补位歌手我认识吗?”方醒好奇的追问。
《歌声》第一期的时候,对七位首发歌手身份都进行保密。
第一期之后,首发歌手的身份都已经知道,也就没有继续保密的必要。
不过,从第三期开始,每两期会有一位补位歌手加入。
由于补位歌手的身份还没有曝光,所以节目组会对补位歌手的身份进行保密。
这也是《歌声》这个节目的重要设置,会让观众使劲的猜新加入歌手的身份。
观众一开始猜了,肯定想要看下一期节目,收视率也就来了。
跟拍编导想了有希望,答道:“补位歌手,方老师应该是认得的,至少在电视上见过。”
方醒翻个白眼:“你这说了跟没说有什么区别?能请来《歌声》,又从来没见过的歌手,不多吧?”
跟拍编导拿出几个题板,说道:“关于补位歌手的身份,这里有几个问题,方老师来猜一猜。”
她一边说一边翻开题板:“第一题,补位歌手是男歌手,还是女歌手?”
方醒挑眉吐槽道:“这不是郑导的台词吗?怎么跑到这了?”
跟拍编导不解释,说道:“这是导演组安排的题目,方老师猜一猜好了。”
方醒略微一想,立即发现了节目组的套路:“上一次让我们给首发歌手排名,然后排名的结果就是竞演的出场顺序。
“所以,现在这些题板肯定不是弄着玩的,也跟竞演出场顺序有关,对不对?”
跟拍编导憋着笑,但没有回答。
方醒搓搓下巴,说道:“好了,不说话,那就说明我猜对了。补位歌手是男歌手,还是女歌手?
“上一场,淘汰的是一位女歌手和一位男歌手,沈希音踢馆赢了,第三期正式首发。
“按照你们的套路,会把男女歌手的比例,维持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
“也就是说,今天这个神秘的补位歌手,大概率是个男歌手。”
“确定猜男歌手,不改了吧?”
跟拍编导一边询问,一边在题板上写上一个男字,然后翻出第二块题板:“第二题,补位歌手的年龄段,四个选项,20岁以下,21到30岁,31到40岁,41到50岁。”
方醒眉头一挑,说道:“我得到了一个有用信息,这个补位歌手,不超过50岁。好吧,这个信息好像没什么用。
“20岁以下的不太可能,30以下的都算年轻歌手,就算参加节目,也大概率是来踢馆的。最大可能还是31到40岁吧。”
跟拍编导写好答案,然后翻出第三块题板:“最后一题,补位歌手有一个特权,他可以选择出场顺序。所以,你认为补位歌手会选第几个出场竞演?”
“第六个吧,好像没有过例外,只要能选,基本都选第六。”
方醒回答完之后,问道:“最终竞演顺序怎么排?根据回答的结果吗?”
跟拍编导这次正面回答了:“是的,根据答题的正确率,安排出场顺序。”
方醒又问道:“等一下,答得最准的不会是第一个出场吧?”
如果这么草率的话,方醒觉得自己可能又被节目组阴了。
跟拍编导摇头答道:“不是,竞演顺序由补位歌手决定。”
“怎么决定?”
“节目组已经询问过补位歌手,让补位歌手将出场顺序按照优劣进行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