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买不到票,最后只能和女朋友看的《战神传》。】
……
到了10月2号上午。
猫眼票房app上的实时数据显示出了前一天的电影票房。
大盘票房45亿,其中《战神传》15亿,《摇滚探案2》13亿,《侠之大者》10亿。
三部电影的票房,加起来就已经38亿。
《千与千寻》则只有5000万,和前三的电影差距比较大。
这种票房分布是最常见的分布情况,通常重要档期的票房,都是两三部重磅电影竞争,后面的电影会被拉开很大差距,直接形成断层。
今年是十一档期的票房就是如此,前三部电影第一天的票房都破亿了。
《千与千寻》拍在第四,只有《侠之大者》票房的一半。
由于猫眼app上,可以看到实时票房、排片和上座率。
这些数据,普通人也可以下载app查看。
因此,虽然《千与千寻》票房只排第四,但很多网友发现了特别之处。
票房前三的电影,上座率平均在35%左右。
其中《摇滚探案2》的上座率最高,有38%。
之所以上座率比较高,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是续集,有第一部的人气在,所以第一天的上座率高是正常的。
票房前三的电影,平均35%的上座率,是正常水平。
假期的电影票房,热门电影基本上就是这个上座率。
不过,很多网友都发现,在这么多电影里,有一部电影上座率,十分突出。
《千与千寻》的上座率,竟然高达76%,在平均35%上座率的电影里面一枝独秀。
这还是有一场是凌晨场的缘故,凌晨场的上座率普遍很低,必然会拉低整体上座率。
有这么高的上座率,可是排片却只有49%,连5%都不到。
在第一天的票房出来之后,各大网络平台上,关于《千与千寻》排片和上座率的讨论越来越激烈。
有网友觉得抢不到票,上座率高是正常的。
也有网友认为,这是片方包场,出现的虚假上座率。
网友并不知道真相,所有讨论都只是猜测。
但是,行业里有人知道真是情况。
企鹅影业作为《千与千寻》的发行方,很清楚上座率是否真实。
因此,张长峰拿到第一天的票房报告后,开始认真考虑《千与千寻》的排片问题。
5%的排片,砍下了11%的票房占比,《千与千寻》第一天的表现,超出了企鹅影业的预料。
排片变化,票房冠军的地位
影响电影排片的因素有很多。
片方的票房号召力,发行方的强势程度,观众的反馈等等因素都会影响排片。
不过,最重要的的因素,其实是上座率。
一部电影在院线上映,最原始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赚钱。
想要赚钱,就得让观众进电影院观看。
上座率高,就说明观众想看。
影院不可能放着上座率高的电影不放,去放没有看的电影。
因此,只要上座率高,肯定会增加排片。
就算片方不提出要求,影院也会要求增加排片。
当然,片方、发行方的实力和态度,还是会影响排片的增加幅度。
除此之外,院线的态度也会影响排片。
因为国内有50多条院线,其中最大的院线要数大地、中影。
每一条院线都有各自的经营管理模式,排片也会有差别。
如果片方、发行方对某一条院线有较强的影响力,自然能够在这条院线上获得更多的排片。
当然,总体来说,院线和影院都是要赚钱的,赚钱这个大方向不会变。